不贩卖焦虑,不吹捧文艺,让文字回归阅读
L.Cave团队开启新书荐读计划,从现在开始到2019年底为读者品鉴100 本优质图书,今日是第 30本,今天为大家品读的是麦家的《人生海海》
· 正 · 文 · 来 · 啦 ·
麦家虽说是家乡的作者(他本身是富阳人),但是因为些许原因没有去读,在我印象里他一直是一个创作优秀间谍小说的作家,是能讲好故事的作者。
而在这本书里,他开始试着讲人生的艺术。
01
江浙的村庄
麦家出生富阳,距离我的家乡大抵也就是一个小时不到的车程,所以里面描摹的一些村庄故事在我看来倒是有些亲切。
小说里是这样说的:
“这是一个老式的江南山村,靠山贴水,屋密人稠。”
“屋多是两层楼房,土木结构,粉墙黛瓦;山是青山,长满毛竹和灌木杂树;水是清水,一条阔溪,清澈见底,谭深流急,盛着山的力气。”
到了一定年纪,人便开始回到过去,想找回儿时的记忆,选择自己的方式与故乡和解,麦家自述说这部八年来的新作是一部描摹故乡记忆的作品,它的开场着实也印证了这一点。
少年时代的村落,满是稀奇古怪的绰号和乡音,虽然有些鄙俗甚至下流,但是却着实有趣而真实。
麦家所描述的村落虽小,但是人们活在一个共同的文化记忆之中,这一点倒是让我想起了先前的金宇澄的《繁花》。
对比于《繁花》的城市记忆,麦家想描摹自己的乡村记忆。
乡村里,太监、上校、老巫头、小瞎子、门耶稣、白斩鸡等等,这些一个个顶着绰号的人物像极了水浒传里的英雄,每个人有自己的特色,演绎出自己在村庄里的小故事。
由此一开始这本书读起来像是下酒的花生米,格外有趣。
02
乡村记忆下的英雄传说
可是小说叙述角度一转,村庄里的众生就在一场场运动之中围绕着“太监”(上校这个人物)转了起来。
在小说的描述中,这个人物是具有医学天赋的人才,亦是背负家国仇恨的抗日英雄。
他是走出大山的神枪手,又是金刀济世的神医,而且还因为特殊原因被妓院老板和著名汉奸川岛芳子所利用、侮辱,这成了他将小瞎子弄哑致残的诱因,也是他在后来被清算批判中发疯的原因。
在小说的描绘中,这个人物携带着乡村记忆的因子,却又跳出了乡村而走向了宏大的民族历史。
由此,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的野心。
毫无疑问,小说想描述一位被平凡的乡村风景所掩盖的民族英雄。
小说背景从乡村一下子到了大上海外滩,转变成了充斥着阴谋和诡诈的谍战片。
这样的嫁接不能说不是一种尝试,但是未必很成功。
03
乡村背景的消弭与现实沧桑
乡村世界的消散在这部小说里消逝得很快,小说主人公偷渡出国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的传奇冒险,与前妻相依为命又阴阳两隔,最后凭借着贩卖垃圾而成为商业领袖。
随后小说后来对“太监”这个人的背景探寻又使得作者将时间线拉到了抗美援朝时期,整部书的时间跨度一再被拉大。
由于“太监”得了疯病,由此这个故事的部分就由“太监”的妻子阐述,而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以其妻子的视角补充了另一个场域的战争爱情故事,本是为了保护女孩而不愿娶她的“太监”最后却被误会成了一个“浪荡子”,反被自己现在的妻子告了一状,这也解释了先前他的荣誉皆被摘除的原因,同时将“太监”整个人物故事补充完整。
而与此同时,小说又开始描绘荣归故里的“主人公”与父亲的和解故事,小瞎子的故意污蔑以及父亲的“隐而不言”、“神神叨叨”使得这条故事线走向了另一种矛盾。
故事的描述也有了较大的时代跨度,从乡村到了拥有计算机的现代,乡村群像的意外消散与小说笔触执意想要描写的与故乡(父亲)和解反而使得小说产生了某种支离感。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对于后半部分小说提不上喜欢的原因。
04
从艺术回到类型
在整本书的阅读中,读者能够看出麦家试图将多重主题(乡村记忆、代际矛盾、运动变迁、历史风云、海外传奇、城乡变化等等)放入这部八年写成的作品中。
总的来说故事线还算清晰,而且许多故事情节也足以吸引人继续往下看。
可以说麦家在这本小说中有十足的野心,想要尝试着将自己独特的类型叙事嵌入整个乡村记忆的艺术叙事中。
但是这在我看来并不是十分成功,反而让两部分都显得有些支离和另类。
随后的海外故事与后传式的阐述又使得乡村背景转化的太快,与父辈的和解也来得莫名其妙。
“人生海海”本是一个很值得写的词,可以说以小见大,本是一个地域性的词却蕴含着人生的一种风景。但是麦家试图将乡村描述中的普通人物和近乎神人的英雄都套路这个主题之中,反而使得整个小说主旨显得笼统。
而最后要“有勇气的活下去”的这类句子又没有余华的《活着》这样以平淡的惨烈来描述悲怆的人生这般打动人心,单单以直白叙事的前妻车祸和海外创业经历来烘托又由此难免有些空洞。
不过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部在情节上吸引人的小说,而且其中对于故乡记忆和谍战风云的描述也不失趣味。
只不过麦家想要融合这两者并捕捉到各自值得描摹的神韵,并将其完美地融合到一起,这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尝试和努力。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