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雨衣”:指的是在明尼阿波利斯的公园中的一尊名为“无言”的雕塑,主题是一件笔直挺立的青铜雨衣,里头空无一物。——“空雨衣”这个意象,在《空雨衣》的这本书里,作者“管理哲学之父”查尔斯•汉迪用它来描绘,在当今这个世界一体、大数据的时代中,越来越成为组织、机器、电脑和工资的奴隶的人,他们沦落为薪水名册上的编号,经济学或社会学研究中的“原始材料”,某分政府报告中的“统计数字”,其人生的意义只是充当某部大机器的齿轮,终日疾转,不知目标何在,仅此而已。
这个意象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生产物质财富的本源是追求幸福,但在物质充裕的同时,每个人的灵魂却反而空洞而充满困惑。
这是很恐怖的一种景象,却很现实。《未来简史》也曾为我们描绘出这样的一副景象。在数据时代,人们很可能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数据而已。我们摆脱了贫困,却也同时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我们不需要为了生存而工作,不需要为了生活而依附组织,却依然摆脱不了工作,脱离不了各式各样的组织团体。那么,工作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组织对我们来说,该如何平衡好自己在其中的位置,《空雨衣》这本书中,为我们展示了“组织与个人的关系”“未来工作形态”等观念,也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管理现实中的悖论,以及如何将“空雨衣”填满,无论组织,还是个人。
本书一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迷思”——第二部分“平衡悖论的三种方法”——第三部分“穿越悖论的八条蹊径”——第四部分“找寻人生的意义”。只看开头和结尾,这也恰恰是我们一直搜寻的问题,工作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书中列举了种种设想中的未来的社会组织架构,与个人的成长发展空间。S型曲线,甜甜圈原理、中国式契约,从时间、空间、原则三个方面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指引。
我没找到作者这部著作的发表时间,但我从书中读到,似乎查尔斯•汉迪还没有接触到智能手机终端,又查询到作者是生于1932年,这让我认为这本书的成书至少是在2000年以前。这就让我非常佩服作者,因为这二十年来的组织形式、个人成长确实都是按照作者本书中的预设发展的。
比如,作者提到的“我们必须相信,在一个公平的社会里,每一个人起码都会具备上述9种智慧之一。因此,任何学校的首要责任,应该是发现学生所具有的智慧,并加以培养。”这正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原理与发展的方向,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又在组织的硬性与软性两方面的平衡上失之困宥。虽然大家都意识到教育仅仅不犯错是不够的,但如今的社会趋势,让教育工作者们竭尽全力地避免第一类错误,为此只能牺牲第二类责任——上个月还看了因为对没写作业的学生体罚而被停职的班主任的新闻,这就出现了关于公平的另一条悖论,这也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几十年如一日,似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是毫无变化。——各地的学校强制学生接受作息时间表,用一些学校认定非做不可的事情塞满学生的时间。在一个似乎到处都是规定与要求的世界中,自发性的责任感反而不受重视。由于我们对过度的外来干涉有种本能的抗拒心理,因此最后甚至连规定与要求也逐渐失去价值。
这是我对本书的最大意见,就是作者太过于理性化,而社会却很难处于理性的状态,悖论之所以存在,即有其不得不存在的合理。当然,社会以我们显而易见的步子在朝理想的方向努力,也许再过几十年会达到较理想的状态也未可知。
最后,作者说我们全都是“进化链”中的偶然。未来几十年间,世界将会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地方,我们需要借助所能找到的一切助力,确认自己在世上的位置与角色。事实上,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处于这样一个困惑的境地。作者说如果我们想找寻人生的意义,那么延续感、联结感和方向感将是对抗迷思与无力的最佳解药。无论是对组织来说,还是对个人来说,都是如此,我们需要给自己确立人生的意义,也需要与人的联结,说到底,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摆脱“空雨衣”的意象,还是要回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廖木空青
20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