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讲到四大模式的判断与分析,判断出孩子数学学习的模式之后,就能进行相应的认识和帮助了。在前两篇文章中描述了记忆模式的低端与低效,那么一旦发现孩子在用记忆模式学习数学,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了解一下记忆模式的利与弊。
(一)记忆模式的利好
1、上手速度快。
记忆能力每个人都拥有,这一模式只对记忆能力有要求,所以最初学习时没有什么障碍,很容易上手,这是一大利好。
2、对环境要求低。
这种模式不需要老师有很高的数学素养,不需要老师会做多少题,也不需要家长有什么好方法、有很高的数学水平,因为答案都是现成的,可以说这也是一大利好。
3、马虎概率小。
记忆模式下的孩子出现马虎的可能性最低,所以在难度不大的学习和考试中,会占据不小的优势,尤其是在小学课内数学的学习中。
4、很难被批评。
记忆模式的孩子只要努力学,一定是一副认真学习的样子,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认真写作业、一丝不苟的样子。即使最后成绩不理想,很多家长也不会说:“你咋不好好学?”而会说:“你真的尽力了,学不好认了。”家长更容易坦然和接受,孩子更容易被理解,这也算是一大利好吧。
(二)记忆模式的弊端
1、难打翻身仗。
“一直学不好但突然就开始学好了”,很多孩子学数学时都出现过这种现象,但这种现象不会出现在记忆模式下,在记忆模式下如果学不好,是难以翻身的。
2、后劲不足。
高中的内容对记忆能力的要求已经非常高了,记忆能力出色的孩子都未必能够保持优秀,更不用说记忆能力一般的孩子。所以,即使再怎么努力学习,也很难改变孩子的数学成绩持续走低的现象。
3、依赖性太强。
记忆模式需要有现成的内容、现成的答案,如果学数学用了记忆模式,那么恐怕很多科目的学习都在用记忆模式。想想十多年的学习都是一直在记忆、复制粘贴、依赖他人,自身的成长确实堪忧啊。
进入了社会之后,如果孩子只能接受机械的工作任务、没有他人指导的任务就不会做的话,那么十多年的数学学习很可能是罪魁祸首了。这样的案例身边很多,这一点可以说是最大的弊端了。
如果孩子在用模仿模式或思考模式学习,哪怕没能学好,我们也不希望他们走上记忆模式的道路,不是因为后劲不足难以翻身,更主要是因为未来的隐患很大。
如果孩子在用记忆模式学习数学,如果孩子还小,可以尝试一下模式的改变(后续的文章中会提到);如果模式已经固化改不了了,那么说一下我们的建议。
(三)在学习方向上的建议
1、锻炼记忆能力。
这方面的办法很多,可以多尝试一些,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记忆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如果记忆力超强,那也是一项不简单的能力。
2、不要过于努力学数学。
就像练武一样,如果用正确的方法,那么越努力越强身健体;如果用错误的方法,可能越努力越伤害自己。既然已经选择了错误的方法,就不要过于努力了,拼命吃苦却用错了方向只能换来更多的苦。
3、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如果是记忆模式,那么当下的成绩就不要看的太重,如何帮孩子赢在未来才是更关键的。要知道,太多的问题靠记忆是解决不了的,靠他人是解决不了的。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性,赢在未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寒暑假出去历练下、多给孩子机会表达和展示自己等等,总之不要让孩子活在对别人的依赖或者是别人的影子之下。
(四)在数学学习中的建议
1、尽可能的选择板书好、过程完整、简洁干练的老师。
2、要抓重点,重点是命脉,必考题型、常见题型都要重点掌握。最好自己能去发现总结常考点。
3、记好笔记,笔记很重要,只需记住一道道题目,别的都不记。要翻看、补记,复习时只看笔记就够了,每道题目究竟有没有记下都要标记好。
记忆模式虽然不可能把数学学到多好,但我们的数学考试目前还是很死板的,而且学习数学的时间又足够多,所以只要方法得当,用记忆模式学数学在高中阶段能够及格是不难的。
虽然我们不希望孩子用记忆模式来学习数学,但是孩子的很多方面是不以家长、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只能走记忆模式,那么就帮助孩子在记忆模式的路上走出自己的风采吧。
记忆模式的利弊与建议就说完了,那么对于有着最多孩子选择的模仿模式而言,又有哪些利好和弊端呢?又会有怎样的建议呢?敬请期待本刊下一篇:《模仿模式的利弊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