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洗漱完后,要去上班,宝宝醒了,有人陪着睡呢,还能睡会,看到爸爸妈妈都起床了,就起来了。我也要出发去上班了。
在宝宝的情感世界里,肯定会想妈妈去上班是什么鬼?
宝宝能够理解的范围就是妈妈不能陪我了,我很伤心,很难过..我哭我哭..
妈妈说:妈妈知道宝宝会难过,妈妈不能陪伴宝宝也会难过..哭吧,想哭就哭出来,哭出来就好了..
和宝宝说了再见就出门了..
宝宝最近出现很明显的分离焦虑..有一天奶奶说不高兴了半个上午。
是的,宝宝也会不高兴,也会很伤心,宝宝也有很多的情绪,和大人一样,伤心,难过,愉快,开心,愤怒,烦恼,焦虑..
人人都有情绪
一会儿就过去
感受认同体验
和别人没关系
妈妈离开宝宝,宝宝很伤心,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和别人沟通这种情感,看到宝宝哭闹,其他人,包括爸爸奶奶,一定会非常想阻止宝宝哭泣,哭什么哭,有什么可哭的,转移注意力也不管用了,小的时候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比如看电视,吃饭等等,奶奶也告诉过我,你偷偷的走吧。但是我真的不想偷偷的离开宝宝,宝宝每次出门都会有礼貌的和别的家人做出摆手再见的姿势,为什么妈妈要偷偷离开呢?为什么我不能做好示范和她再见呢?
偷偷离开宝宝,过会她也一定会找妈妈,而且可能会莫名的哭泣或烦恼..与其让宝宝莫名地烦恼,不如明明白白地烦恼,伤心烦恼,一会就过去,让她哭出来,痛快地哭,哭完了就好了,伤心时为什么要阻止哭泣呢?
对于我自己,当我难受的时候,我也会哭出来,这是一种心理疗伤的能力,很多研究都表明了,哭泣是很重要的压力释放方式。也是重要的一种自我情绪控制和表达的方式,我很庆幸我自己有这种能力,没有被扼杀掉,也能使自己的情绪慢慢恢复平静。
对于孩子来说更是这样,孩子不会用其他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只有哭最简单最直接,是孩子唯一的宣泄方式,哭完就平静了。
最近宝宝还会用把桌上或者玩耍的东西全都扑棱到一边或地上的方式来表达愤怒,这个时候抱住她,让她在妈妈怀里肆意发泄,有时会很难抱住,打挺各种方式,总之她是很愤怒,告诉她这是愤怒,生气了,接受她的情感,让她表达出来,慢慢恢复平静,坚定而温柔地告诉她,摔东西是不对的,可以在妈妈这里发泄,不乖的宝宝,哭泣的宝宝妈妈都爱,都接受,发泄掉就好了。不要让她形成我哭我发泄情绪,就是不乖的宝宝,不给情绪下定义,有了情绪就要表达出来,不良的情绪不及时宣泄,积累过久会生病的。
所以要“温柔而且坚定,理解和回应”。
我希望我是宝宝的“知音”,虽然碰到知音很难,但是我愿意做那个能够和宝宝共情,和宝宝平等地分享情绪,让宝宝的情绪能够表达出来,能够宣泄出来的知音和朋友,不会压抑、不会打骂来处理这些不好的情绪。
如果妈妈都不能理解宝宝,这个宝宝是何等的可怜。以后又是何等难以碰到能够理解她的人。
妈妈去上班就是离开她,不能陪伴她就是这么简单而已,没有利益,没有任何诱惑,告诉她就好了。
5月最后一天。妈妈离开后,不知道哭了没有,有没有畅快的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