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年前,当我们不知道如何阅读时,他们(中国人)知道我们今天所吹嘘的所有基本有用的东西”
“The fact remains that four thousand years ago, when we did not know how to read, they [the Chinese] knew everything essentially useful of which we boast today ----Voltaire”
在十七和十八世纪期间,欧洲被神秘而遥远的东方文化和传统所吸引。中国是西方皇宫贵胄效仿的对象,中国元素是欧洲上流社会的标志,当时的英国上流社会生活当中很多贵族以拥有中国瓷器为荣,除了他们不惜重金购买中国的瓷器的同时还有些贵族直接在中国定烧並把家族的徽章也定烧在瓷器的上面。被称为 “ 罗可可皇后”的贵妇人蓬巴杜夫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她是中国元素艺术品的狂热拥趸者,在她的大量收藏品中,除了文学、 绘画、 音乐等纯艺术品外还有中国的漆器、 柜橱、 梳妆台、 家具、 屏风等,蓬巴杜夫人的爱好对中国元素在欧洲艺术形成的繁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再者中国元素知名度在欧洲的提升我们不可不提到一个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在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中国和欧洲的贸易不断上升,来自英国,荷兰,法国和瑞典的东印度公司船舶载着大量中国的货物涌入欧洲。
十八世纪期间,茶和糖是昂贵的商品,喝中国茶也是女士时尚和上流社会身份的象征
贵族妇女是着名的中国瓷器收藏家其中包括玛丽皇后,安妮女王,亨丽埃塔霍华德和昆斯伯里公爵夫人,除此欧洲也开始生产中国元素的瓷器
洛可可风格也和中国元素,这两种风格都是通过繁华的装饰描绘休闲和愉悦的主题。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和英国国王乔治四世认为中国风与洛可可风格融合恰到好处
中国壁纸也一度是欧洲贵族的心头好,现如今在英国有149间贴有18世纪中式壁纸的乡间别墅保存完好。
园林建筑师Johann GottfriedBüring将中国建筑元素与装饰性洛可可相融合,设计了中国风格的亭子。
仿制中国家具,十七十八世纪欧洲人制造中国家具的仿制品。
马可波罗是第一个描述中国花园的欧洲人,1275年左右马可波罗在参观了颐和园后在他的游记中这样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大理石宫殿,所有的东西都像艺术品,房间都是镀金的,上面画着人物,动物和鸟类,还有各种树木和花朵”
“There is at this place a very fine marble Palace, the rooms of which are all gilt and painted with figures of men and beasts and birds, and with a variety of trees and flowers, all executed with such exquisite art that you regard them with delight and astonishment.
----Marco Polo”
历经三千年的发展,18世纪中国园林景观风格在西方流行起来。1738年第一座中式建筑在英国白金汉郡斯托的英国帕拉第奥豪宅花园内诞生。
从下面这幅名为“中国园林”油画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出当年欧洲的贵族也流行cosplay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