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中国文化,并在其中更好地生活——《文化不是味精》读后
《文化不是味精》这本书,讲述如何认识中国文化,如何在文化中更好地生活。作者阿城通过文化专题讲座、电影评论、美术和摄影评论、音乐评论、人物评述和散文杂文等形式,既广泛评述了各个艺术门类的具体问题,又系统传达了对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整体认知,反映了他对文化这一命题长达三十年的思考成果。
阿城是著名作家、编剧、摄影师、文化项目策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小说《棋王》《孩子王》轰动中国文坛,此外,阿城还创作了大量剧本、杂文、评论。各个艺术门类,阿城几乎都有所涉足,且达到了很高水平。华人文化圈里许多艺术家都对阿城的文化观点、文艺观点推崇备至。
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制约着人类。近代以来,对于中国的文化反思,往往因为急于改变落后局面,围绕着该如何引进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文化来展开。中西文化的发生和发展,各有不同的面貌,虽然说可以进行交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并不能互相指导。文化就是用规范的、文明的方式维系人际之间、利益体之间的关系,文化在社会中发挥着维持稳定的基础作用。
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是指人与人、集团与集团间的一种关系。所以,文化是个大概念,既不等同于知识,也不等于各行各业对自己的修饰。关于像使用味精一样滥用文化这个词的做法,阿城觉得,最不恰当的例子就是“军事文化”,因为与文化的本意完全相反。文化这种关系,含义非常明确,就是与冲突斗争的“武化”相对立。人类的本性根源在于动物性,其中,以攻击性最为重要。攻击性是用于侵犯同类、对抗同类的战斗本能。这一本性,在人类社会中以暴力、掠夺和压迫等形式广泛存在。如果对这样的人类本性做后天道德判断,那么武无疑代表着恶。武化的逻辑就是:只要我的力气大、实力强,就可以把你的资源都抢过来,你没有办法保护自己。
说一个人有文化,并非是说他有知识,而是能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处理成文,而不是武。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绝不是修饰性的味精,而是维系稳定的基础,是人们安身立命的保障。这个作用非常明显,比如,许多人坐在一个屋子里争论问题,如果实行武化的丛林法则,争着争着可能会打起来,就会有人走不出去了;只有文化的关系,才能保证每个人的安全。
承认文化多元,就是承认国家地区间、民族间的不同文化可以平等交流和共存。这就需要区分文化与文明这两个不同概念: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水平,主要包括所积累的经验和科学技术等,有统一的价值标准,具有程度高低之分,是一元性的。所谓拿来主义,指的是拿来先进文明在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果。落后就要挨打,也是指军事文明的落后。文化则因为不同人群、不同环境,拥有不同的风格和特征,文化有强势和弱势,但不能武断区分高下,也不能生硬移植。
中国文化里,最显著的因素当然是儒家思想。孔子认为重建文化的路径,是制礼和作乐。礼是文化关系的规范,身处不同的社会等级,要遵守不同的礼仪,不能越雷池半步。中国文化的最明显特点,是产生了孝的概念,孝在西方语言里几乎找不到对应的单词。孝并不是自然本能,自然界生存法则很残酷,动物一旦衰老,就失去了资源分配的资格。由儒家提出的孝的概念,正是为了抑制这种动物本性,建立牢固的秩序。从社会关系上说,当时的孝是一种老年保险制度,将后来出现的社会化养老分散到了不同的家庭里去,朝廷就可以不具体负担了。
中国文化有艰深的形而上学内容,但本质上是世俗性格和世俗精神。儒家思想负责着中国的文化秩序,世俗精神则负责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所谓世俗,就是专注于现实生活,非常迷恋生命。中国世俗精神的主要特点是自我净化:就是用现实的方法,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世俗精神,决定了中国人从传统到现实都不会沉浸于注重彼岸的宗教信仰。许多试图改变中国人精神面貌的外来文化,结果是被中国世俗所同化。
阿城对文化的讨论,不是从权力角度讨论如何管理社会,也不是从反思的角度批判国民性,而是乐于承认中国文化的各种因素,主张深入地认识文化,保护世俗经验,维护文化的生机勃勃。他强调文化的重要,更强调要尊重人在文化之下的自主生活。相对于文化使命,他更喜欢从个人角度谈论身处中国文化氛围中,如何与文化相处,如何更好地生活?
在维护世俗精神的同时,对待文化秩序的态度,应该是顺应内在规律。文化保守是个褒义词,先要保住守住,才能将进步落实下来,形成文化中的化。强调顺应文化的保守性,不等于停滞不前,更不等于在知识上的自我封闭,而是更需要建立开阔的知识结构,提升对文化的鉴别力。有生命力的文化会一直发展,构成应该是越开阔越好的。
对文化的辨别,需要个人眼界开阔,能够对各种因素做出判断。世俗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中国的文化氛围,能够处理人情和预测人情变化,也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与中国文化相处的重要能力。中外历史都证明,当人类世俗生活呈现出繁盛和多样性时,思想和艺术才会找到土壤,迎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