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会苦恼一件事:孩子骂也不听,打也不改,就是要一路皮到底!所以不少中国父母本着“不打不成器”的思想,把亲子关系闹的越来越僵。
莫言曾经说过: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哈佛博士何江在节目《儿行千里》里,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他出生在湖南一个农民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他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从小就鼓励他们兄弟俩读书。
在农村,大多数青年劳壮力都会选择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何江家里虽然很穷,但是为了不让孩子们成为“留守儿童”,父母没有外出打工,而是守着土坯房陪伴在两个孩子身边。
父母每天不管干活有多累,都会坚持给孩子讲一些励志的睡前故事,鼓励孩子好好学习。
母亲也经常陪着两个孩子一起学习,她要求两个儿子把课堂知识讲给自己听,遇到不懂的还会和两个孩子讨论。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快快乐乐的成长,但是,教育最大的骗局,叫“孩子,你只要快乐就好”。
没有任何一项知识和技能,是不需要通过长期乏味的练习和持之以恒的坚持去获得的。
当孩子不想写作业时;当孩子不想练琴时;当孩子不想坚持好习惯时。
家长要做的,是积极引导和鼓励,甚至狠心逼孩子一把,让孩子懂得学习和坚持的意义,而不是听之任之,说什么孩子快乐就好。
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不忍心,其实是在逃避责任。
而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所逃避的每一个责任,都可能面临将来加倍付出的风险;而父母在培养孩子中所付出的每一份心血,将来都有可能得到加倍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