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2月22日,距离新的一年还有九天,不是我的生日。
这么多年过生日,总有一些固定的小习惯,喜欢水果的生日蛋糕,生日蛋糕不喜欢插很多根蜡烛,喜欢数字的生日蜡烛,一段大餐,再配上一张自拍,便是生日的仪式感了。从20岁开始,积攒了很多生日自拍,偶尔也会在朋友圈,组成九宫格的形式,想看看自己这些年来的变化。
书上说,朋友圈晒自拍照的人分为两类,一是想细致记录生活的乐天派,第二种是发给心里最希望他能看见的那个人的心事派。
我总是介于两者之间,左右为难。
小时候,在那个生日蛋糕还没有那么普遍的年代,母亲总是托人从远处带回来给我,也总是笑话我,中秋节过生日的孩子,总是最有口福的。
母亲总说我的生日太好记,家里团圆的日子,便是我的好日子,以至于我真的相信,这个日子可以很轻易被人记得。
后来的后来,我才发现,真的记得的那一小部分人,都是花了力气的。
高中以前,家离学校只有一墙之隔,那时候,学习很轻松,生活很快乐,朋友也很多,每每生日的时候,总会收到厚厚一叠的生日贺卡,打开就能听到音乐,看到密密麻麻的生日祝福,也会在课桌里发现一些包装精美的礼物,水晶球、音乐盒、卷轴画、相框亦或是那时特有的信纸的一封信,到现在整整齐齐的摆在床头的柜子里。
年少的时候,真心真的是真的。
从高中开始,异地求学,离家很远,从那时起,没有在家过一次节日,也再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日,不过是相识的朋友一起吃顿饭,甚至来不及买个蛋糕,狭窄的电话亭里,三两分钟跟父母简单通话,转头又投入繁重的学习中。
从大学开始,才真的习惯了离家很远的生活,不会再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掉眼泪,不会因为想家而睡不着,生日的形式也开始变得多样了起来,网吧通宵、KTV通宵,三五成群,觉得自己肆意又洒脱。
慢慢的,这个看似如此好记的生日,也变得只有身边的几个人知道。
毕业回到家乡,结婚安家,似乎一切又回到了正轨。我却再也没有在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里,在热闹的饭桌上,听到过一句生日的祝福。我必须要接受别人的生活习俗,在嘈杂的酒店包厢里,安静地过着节日,只能从电话里听到父母遥远的生日祝福。
我也还是会收到生日的红包,吃到生日的蛋糕,买到心仪的生日礼物,却都是两个人的事情。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最想家。
2020年的生日,安安静静,蛋糕快递到了家门口,生日礼物提前买好,第一次,我没有拍照,也没有发圈,也许是这个年份着实不值得纪念,也许是生日愿望从来没有实现过。但耳边依然是父母遥远的生日祝福,手机上是那些重要的人的祝福信息,还是两个人。
我却突然开始释怀,生活里热闹的都是给别人看的,就像最绚烂的烟花,而最重要的人,都安静的藏在心里的角落。
年龄越大,生日代表的不再是长大,而是变老,以至于我每次编辑一条生日祝福,都要斟酌很久,字字句句,到标点符号和表情包,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介意些什么,可能到了这个年龄,再也不敢把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分量看的太重,生怕一不小心变成了打扰和自作多情。
心事这种东西就像长在眉间的痘,碰吧,疼;不碰,难受。
周末在图书馆看书,身边有结伴学习的学生,小声悄悄的讲题;有塞着耳机,对着电脑工作或是复习备考的成年人;也有带着老花镜在最后一排看报纸的老年人。众生百态,却也都将结束这个灾难的2020年,迎来新的2021。
最近很喜欢一句话,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最后,希望在这个冬天结束之前,我们都能与幸福撞个满怀。
祝,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