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3-1《仰望天空》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2.了解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

3.理解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加工太阳和月球的信息。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去探索一个问题。

3.能利用韦恩图整理知识,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科学态度目标

1.激发对天空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星空。

2.乐于陈述自己已有的认知,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3.能利用模拟实验收集的证据论述自己对探究问题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家利用不同的技术探索宇宙。

【教学重点】

知道太阳和月球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利用韦恩图、图片比较、模拟实验等方式通过分享、交流、完善来整理知识,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反思】

本课属于内容属于宏观世界的知识,而远在太空的月球和太阳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从而给基础相对娇弱的学生的学习与表达造成了困难。

在课堂上有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下:

该课很容易造成优生主导的课堂。

教参提示,本节课的VN图需要用三次。可当第一次使用调查学生对太阳、月球的了解时,层次较高的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假期延学的经历就已经将太阳、月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基本说完了。对于课外经历不足的学生来说是被动的接受了这些知识,失去了思考与了解的欲望。

当进入探索环节,教师补充太阳、月球表面图片以及相关视频时,无论是已经有这些前概念知识的学生还是层次较弱一些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已了解这部分知识了 ,教学过程就开展得疲软。

其实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只知道了一个文字性的答案,对于太阳、月球的真实情况,其实是未在脑海里形成建构的。

对于这样的情况,目前我还未找到处理的办法,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建议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