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早教机构这个事上,很多粑粑麻麻都表示很纠结。
到底上哪家呢?网上各类回答五花八门,这个说A机构怎么怎么好,B机构是渣渣,那个又说A机构是一坨,B机构很好,于是就决定亲自跑去看看。然后就一家家的跑,看环境,参加试听课程,然后……被现场最能忽悠的那家给拿下了。
咱们作为消费者,真不能迷信所谓一些大品牌,更不能迷信价格。我自己也明察暗访过不少早教机构,结论就是“早教市场很混乱”。举个有代表性的栗子,有次在一个号称全球早教领先品牌的早教机构和一个早教指导师聊天,其实就是个小MM,聊开了后我就问那你做早教指导师多长时间啦,她自己先不好意思了,说的倒是很坦诚,刚做不久,一个多月,然后又了解到她原来是学电子商务的,上一份工作是做销售,因为自己刚结婚,想到以后要孩子得了解下怎么带,所以进入了这个行业,本以为公司会像网站上宣传的那样给做系统培训,结果就是发了些材料简单培训下就上岗了,还处于蒙圈状态,这话说的我也有点小蒙圈,没想到所谓大品牌也是这样,看来是我很傻很天真。最后她还补刀一句,大家都在摸索,这个探索的过程很开心。。。额,说的我当时就不开心了,毕竟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娃成为别人探索的小白鼠嘛。
越了解越发现,这种情况还蛮普遍的,不过话说回来了,目前有哪个行业不混乱呢,有发现的请赶紧告诉我哦。不过好歹有的行业国家制定了行业标准和资质要求,虽然可能是然并卵,但总比没有好嘛,至少走在了规范的路上。但是早教行业的现状是,资质等级、硬件要求、课程标准、教师资质等啥都没,也没有真正的监管部门。
所以,我们更需要把眼睛放亮,借助一些科学的参考指标做判断。
《全美日托研究》(National Day Care Study)总结了影响早教质量最重要的两个关键因素是:
1. 生群规模:指课程或活动安排的生群规模,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建议2-3岁儿童的生群规模不宜超过12个,4-5岁儿童的生群规模不宜超过20个。很多研究都表明宝宝年龄越小,生群规模越小越好,这样孩子之间配合度越高,表现出的语言交流更多、创新水平更高、社交能力更强,在认知和语言测试中的成绩更好,教师与儿童间的互动也越多。
2. 教师资质:很多早教机构都号称有专业培训,其实就是招些年轻的女孩子简单培训下就上岗了,专业能力可想而知。但是教师太重要了,尤其对小宝宝,无数的研究都表明受过专业训练的幼儿教师和没受过专业训练的是天壤之别,只有教师专业,孩子的建构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才会表现出促进水平。可以这么说,如果老师不专业,送到早教机构根本没意义,就是浪费钱,还不如带宝宝多散散步,和小区里的人聊天互动。即使以后出台了早教教师资质标准,规范也需要时间,我们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a.专业背景: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之类的毕业生有相关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这会好很多。
b.行业从业时间:老司机毕竟经验丰富些,这个不解释啦。
c.师资稳定性:这一点灰常重要,要知道儿童早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形成与人的安全依恋关系。尽管最主要的依恋对象是父母,但是老师也是很重要哒!回想下我们自己上学的时候,尤其是上小学,经常会因为喜欢某一个老师而认真学习这门课,结果被换掉了,尼玛,天瞬间黑了有木有,然后这门课的成绩也就一蹶不振了。有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早教机构的教师流动性每年可以达到40%以上,这样的机构肯定不适合的。美国教育研究者就发现在早教机构经过主要教师变更的孩子在学前期和小学早期会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等更问题行为。所以到早教机构考察时,可以旁敲侧击的问问里面的工作人员稳定性怎样、薪酬多少、福利如何、绩效指标有哪些,观察老师间的关系怎样,有没有配备给教师休息的地方。
除了生群规模和教师资质两个关键指标,还有一些指标也很重要的哦。
3.早教机构给员工的培训时间、频率和内容:很多机构培训都没给员工培训真正的早教干货,倒是培训了如何忽悠消费者,比如说到北京或者上海总部培训了一个月,学了什么实际操作啊之类的东西。
4. 师幼比(child-adult ratio):这一点比较好理解,一个人带孩子太多肯定照看不过来啦。全美幼教协会给出的参考比例是1-2岁的宝宝是3:1,也就是说三个宝宝要配一个老师,2-3岁时6:1,3-4岁8:1,5-6岁10:1,小学低年级15:1-18:1。
5. 硬件环境:硬件环境对儿童的归属感和发展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粑粑麻麻们在考察早教机构时千万别被五颜六色的装饰和他们展示的一大堆教具迷惑了,我们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a. 首先要考虑安全与卫生,以下这些细节能反映出早教机构的用心程度。防火规范,烟雾报警器和灭火器的准备、木门防火处理插座是否覆盖墙边、家具等边沿是否是流线造型或做锋消除处理,清洁用品和医疗用品是否存放在孩子拿不到的位置,一些轻型设备是否靠墙摆放或者固定在表面,学习区域和行走路线是否界限清晰,教具的清洁频率。
b. 空间设置, 因为早期儿童的发展特征性,早教教育的功能很多是通过教室的布置来促进实现的,器材和家具的放置和归类反映出早教机构的专业水平。
l 有大型的活动区域开展集体活动,尤其对于2-3岁左右的小宝宝来说,简单、整洁、界限清晰的教室开展利于大动作活动
l 有小型的封闭区域,小型的、界限更清楚的安静区域可以鼓励稍微大点的宝宝迅速投入到游戏中以及从事更复杂、时间更长的游戏。
l 空间人员比,美国和法国的早教研究者都建议应当避免让儿童长时间聚集在人均不足2.5平米的空间内,这会增加不安全感和攻击性、阻碍社交互动行为发生。前两天一朋友到我家来玩,说他参加一个早教机构的活动,8个家庭(1个宝宝和父母)24个人加上3个老师共计27个人窝在一个约40平米的教室,人均1.5平米的空间占有率,再加上流程设置的不好,整个感觉就很压抑。
l 空间设置是否符合人性化。如教具是否摆放在儿童容易看到、够到和归还的地方;是否为孩子提供盥洗设施和存放外套和鞋子的小柜子;是否提供了保存和展示孩子作品的地方;是否设置了供孩子寻求安慰的“柔软”区域;动静分开,如积木区和感官经验区不能靠近读书区、美术区。
c. 设备与教具,设备是指教具与大型游乐物品,教具是指较小的和易损耗的小型物品如积木。主要是看设备与教具是否足够,尤其是小型教具很易损耗,教具不足时容易引发孩子争抢打闹,或因为没得玩而楞在一边无所事事。
6. 活动项目的适宜性:这一点比较专业,有很多早教内容其实在家也可以做的,以后再详细说明。不过其实能够认识到早教机构的核心作用,就能够甄别,早教机构的功能主要有三点:
a.为宝宝提供在家庭环境没有的促进发展的环境与活动,促进其身心发展。比如有室内大型设备如地面积木之类的,可以锻炼宝宝的大肌肉群。
b.对父母的指导。在专业早教师的指导下,让父母了解如何与孩子更好的互动与游戏,让孩子更深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帮助形成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
c.托管与保育。比如托儿所和幼儿园都承担了这方面的功能,这两种形式其实也是属于早期教育机构哦。
原创文章归亲子蹦跶版权所有
谢绝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的擅自转载和二次修改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