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对于朋友的馈赠,即使是车和马,(只要)不是祭祀用的肉,孔子在接受时,也不会行拜谢礼。
感悟:
这一句话描写的是孔子对待朋友的馈赠的处理方式。
只有赠送的是祭肉的时候,孔子才会拜谢,因为祭肉跟祖先有关,拜谢代表的是尊敬,是礼仪。
而赠送其他东西,即使是珍贵的车和马,孔子也不会拜谢。
说明孔子更重礼、重情而轻物。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对伴侣最大的尊重,就是让他/她做自己。
我认为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朋友之间的交往,也就是重情义,讲原则。
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对友人,他们的友情被称为“管鲍之交”。
“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
前期,在两人合伙做生意的时候,生意赚钱了,管仲总会自己多分些银两。别人知道以后,都对鲍叔牙说:“管仲凭什么比你拿得多?还是不要和他合伙干了。”而鲍叔牙则不以为然,说:“管仲是因为家里穷,想给家里多一些补贴才那样做。”
后来,鲍叔牙和管仲一起参军。每次行军打仗,进攻时管仲总是落在队伍的最后,撤退时又跑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大家都说:“管仲胆怯,根本不配做将士。”鲍叔牙却说:“他家里有老母亲等奉养,我们应该多体谅才对。”
齐国内乱,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为了帮公子纠夺取君位,管仲差一点射死公子小白。后来,公子小白成为国君(齐桓公)后,痛恨管仲,便囚禁起来准备杀死。而鲍叔牙却找到齐桓公,竭力向他推荐管仲,并最终说服了国君让管仲担任相国,而他自己甘愿做管仲的手下。齐国称霸,与管仲分不开,齐桓公称霸主要靠了他的帮助。
在与鲍叔牙相交的日子里,管仲常常深有感触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鲍叔牙把作为一个朋友可以做的事情,做到了极致,不仅仗义疏财,还重感情,讲原则。这样的友情真的让人非常羡慕。
然而在我们生活中要想拥有这样的友情并不容易,大多数人都只看重自己的利益,计较自己的个人得失,这样自私自利的想法,又怎么能够换到真心的友情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也离不开朋友。而交什么样的朋友,也是一个需要我们慎重考虑的问题,我们需要多结交有修养有道德的人。
此外,交友贵在真诚,我们如果想要有志同道合的好友,我们自己首先做到以诚相待,才能换回对方的真诚。其次,还要讲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用对方喜欢的方式和对方交往。第三,与朋友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小心经营,珍惜双方的情谊。
愿大家都能友谊天长地久!∩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