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谈人生、谈理想,不如来谈谈信仰。为了谈信仰,我把为政篇最后一章第24章,提到了23章之前来讲了。谈信仰就免不了要说到宗教了。
中国大陆如今合法宗教有五:天主、基督、回、佛、道。前面三教:天主、基督、回(真主),追其源头都出于犹太人的犹太教,以上帝(真主)为唯一老大。上帝教、佛教、道教就基本涵盖了宗教信仰的各大类教义。
如果仅从信仰来说,无疑上帝教是最为典型的宗教信仰。因为上帝教你只要无条件地信了就可以了,而佛与道却是要修行的。
信仰,相信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其实仅仅是一种超越人类自身的力量——上帝(真主)。相信这个力量对所有人是公平、平等的;然后按这个上帝的意志行事,其实就是尊守教义;最后相信死后会有好结果,因为在世时的苦难不公是无法改变的。
信仰,给人一个希望,给人一个行善的动力,给人一个吞咽苦难不公的力量。
佛教,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信仰,是一种修行。只是传到中国,经几度改良简化,直到净土宗的教义:念几句阿弥陀佛就能死后上西天极乐。这就和上帝教的套路差不多了。
通过戒、定、慧的不断地修行,然后摆脱心灵的业障,让心回归本原,达到一种看山还是山的境界。真正的佛教是没有什么超自然伟力的。
道教,源于道家,揉合了巫、傩,整一个中国迷信什锦大火锅。然其根本也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长生。起步是健身长寿,最终目标是长生成仙。
然而能称得上宗教信仰的,都会有其社会功能在里面。说直白点都是劝人为善的,都有最根本的关乎于道德的戒条。都有调和社会矛盾的功能,都有消减人之戾气的功能。所以教科书总是说宗教是被统治阶级所利用的。
回到《论语》为政24章节上来:信仰天道,祭祀祖先,以文礼为戒,以义为其社会功能,感觉儒家亦是一种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