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关于建设“双一流”模式的总目标,努力建成高等教育强国。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
首先我认为这个思路比以前的985和211建设要更有方向,尤其
是一流学科建设,切中要害。近年来无数大学扩招、合并等等以求更多的拨款经费从而导致高校质量大大降低,
“双一流”建设使我国高校教育从以校为本变成以学科为本,从而使更多的高校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更多的刺刀见血拼一流学科数量,从而带动甚至革新21世纪的大学教育。
985高校全部保留并加上了郑云新,211高校变相取消,从此985以下高校实现了基本平等,这也意味着资源在向更少更精尖的地方的流动,以获取更大的资源利用率。各大高校开始比拼一流学科,那将意味着强势学科更加强势,弱势学科会因为注入资源的减少而加速淘汰。最终会导致招生规模缩减,从来顺理成章的少花钱多办事节省国家经费。
同时,一流学科中大部分属于国家重点照顾学科,历年高难就业的理工科备受照顾,足以看出国家对生化的重视,中医药作为中国国粹迎来了春天,但是作为二胎政策以后热门的教育学备受冷落就让人有些不解。
同时“双一流”建设也带来了些许尴尬,当初吃大锅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一流学科以外的普通学科很难再蹭饭,那么一些211等高校招生时将面临考生不愿投报的困难,生源的量少质劣可能会导致普通学科排名的下滑,排名靠后的学科也将惨遭裁撤,普通学科的毕业学生在就业时也将面临尴尬。如此恶性循环普通学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寒冬。西安重庆辽宁山东的“双一流”损失惨重,南京河南可能成为最大赢家。如此看来一流高校与一流学科在各省市的资源分配更为集中。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85工程”的确有很大的不同,“双一流”模式是一种动态的流动的管理,它不是依靠一流的名声,因为这个一流不是固定的身份,是一个可以更换的发展的称号。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学校与学科有了前进的机会,鞭策他们学术进步。也让拥有“一流”身份的高校与学科时刻保持警醒,不断前进。,
这是92年评选以后我国教育的又一次变革,不论它未来会有什么样没有暴露的缺陷,但它的正面积极方面是不容忽视的。教育乃国家之根本,没有人会想要以此玩笑。毕竟国家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