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叫醒一个认知低的人

犹太人把人分为三种:

第一种,聪明的人,他们从这个世界中的一切来学习;

第二种,普通的人,他们从自己的经验教训中学习;

第三种,愚蠢的人,他们认为自己不需要学习。

遇到第三种人,你千万别试图叫醒他,也别妄想改变他。

因为跟认知低的人争辩、和不同层次的人讲道理,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01

不跟认知低的人争辩

作家鲍鹏山有位朋友,有次应邀参加电视台的访谈。

录制期间,大家对“小孩子打人”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轮到这位朋友发言时,他武断地说: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有暴力倾向。

鲍鹏山觉得这么说太过绝对,就给他发信息:

“孔子孟子也是单亲家庭,却都是温和有礼的人。你这样说,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很难自处。”

随后,他从心理学谈到社会学,想纠正对方的观点。

可对方却坚持认为,单亲家庭肯定教育不好孩子。

鲍鹏山多说了两句,朋友便与他争论不休。

鲍鹏山最后无奈地笑了:再说下去,可能我们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20世纪初的美国财政部部长威廉·麦克阿杜曾说:你不可能用辩论,去击败无知的人。

对方认为地球是个巨大的平面,你用影子的变化、桅杆的出现、太空中的照片做例子来试图改变对方的想法,注定会徒劳无功。

因为这一切的前提是对方要在内心承认:我的认知是有限的,我的认知有可能是错的。

而这恰恰是最难的事。

就像作家水木然所讲:

当你的认知超出了对方,他就会本能地防卫和抵抗。因为每个人都在证明自己是对的,自己的尊严不可被侵犯。

认知水平越低的人,思维越单一,想法越绝对,就越不容易被说服。

他们只相信自己脑海中的事实,拒绝接受别人的观点;

他们固守自己的一套理论,用自己的浅薄的三观去评判世界。

与这样的人争辩,只会白费唇舌,试图启蒙愚蠢,最终消耗的是自己。

02

不跟认知不同的人讲道理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段子:

甲问乙:你有《时间简史》吗?

乙回答:神经病,我有时间也不会去捡屎啊!

虽是段子,却反应了许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实。

很多时候,你出于好意给人建议,却遭来对方的白眼,这是因为你们根本不是一个认知层次的人。

作家三毛旅居沙漠的时候,与邻居罕地一家交情很好。

某天她偶然得知,邻居要把年仅十岁的女儿姑卡嫁出去,她大为震惊。

她极力劝诫对方:这是不人道的,这种行为对一个尚未成年的女孩来说非常残忍。

邻居却认为,这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姑卡早点嫁人,还可以早点生孩子。

三毛继续滔滔不绝,试图纠正他们这种扭曲的观念,谁知对方却越来越反感,两家差点因此反目。

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学识、经验去理解身边的一切。

跟认知不同的人讲道理,对自身也是一种消耗。

咨询师李蔚有个朋友,之前成立了一家工厂。

朋友认为人脉很重要,每天参加各种饭局,希望借此打通销售渠道,却对工厂的事不闻不问。

李蔚劝他:“产品的质量才是第一,有那些混饭局的时间,你不如自己亲自到车间去盯着生产。”

朋友不以为意,李蔚急了,将对方拉到咖啡馆,讲了半天其中的利害关系。

可出了咖啡厅,李蔚就发现自己的微信被对方拉黑了。

没过多久,朋友的工厂果然出了问题——第一批产品就检查出了大量不合格。

工人们只得加班加点返工,朋友也回到了车间亲力亲为。

人与人之间存在巨大的认知鸿沟,强行去劝诫别人,只会无功而返,惹上一身骚。

允许现实教育他,让他自发完成认知升级,才是智者的修为。

03

永远不要叫醒一个认知低的人

博主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几年前,外卖还没兴起的时候,她就多次劝开小吃店的亲戚把线上的外卖做起来。

但亲戚却认为完全没这个必要:

谁会在网上买吃的,凉了不好吃,出了问题怎么办,我开店这么多年了,不一直好好的……

总之,就是不愿意做外卖。

几年以后,线上餐饮发展得如火如荼,亲戚的小店经营状态越来越惨,最终只能关门大吉。

生活中,很多人固执己见的程度,真的远超你的想象。

电商兴起的时候,你劝传统销售行业的朋友入局,他觉得没那个必要;

你见亲戚投资的项目有风险,好心提醒,他反而怪你挡了他的财路。

被自己思维困住的人,越容易固守偏见,拒绝做出改变。

《穷爸爸和富爸爸》里,主人公清崎有一个朋友在报社做记者。

她写的文章很受读者欢迎,但收入不高,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写作能力不错的她自然有了新的想法,开始在工作之余写书,希望通过出版自己的书大赚一笔。 虽然她写的书内容不错,但她却不会运营和推广,新书一本也卖不出去。

她变得垂头丧气,忍不住频频抱怨。

清崎听罢,劝她别灰心,先去学习一下市场营销知识。

谁知她听完却大发脾气:不要把我和低级的销售人员混为一谈。

清崎只能摇摇头,两人也就不欢而散。

许多年过去,这位朋友依旧呆在报社,拿着微薄的工资,继续着紧巴巴的生活。

美国作家弗格森曾讲:

每个人都守着一扇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即便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无法替别人开门。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是不跟有偏见的人讲道理,不跟固执的人谈变通。哲学家叔本华曾讲:

面对那些傻瓜笨蛋呢,我们只能用一种方式处理:那就是不要和这种人谈话。

不与傻瓜争高下,不跟蠢人论是非。

放下助人情节,尊重自己命运,要相信你叫不醒的人,总有南墙撞醒他。

晓溪老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要和认知低的人较劲 作者:洞见·瑾山月 谁也不能走进别人的头脑,带他走出思维的迷宫。 作家鲍鹏山的朋友,有一次参...
    板栗李子阅读 179评论 1 3
  • 原创头条首发https://m.toutiao.com/is/ijLRgfM/ 不要和认知低的人较真 - 今日头条...
    一同赏雪阅读 329评论 0 3
  • 2016年,我在教育部的一个教育论坛上遇到了简·尼尔森的女儿玛丽,在这个论坛上,她作为发言嘉宾,有一段话让我特别认...
    彩虹心理咨询阅读 464评论 0 1
  • 读完本文约需28分钟 2016年,我在教育部的一个教育论坛上遇到了简·尼尔森的女儿玛丽,在这个论坛上,她作为发言嘉...
    与孩俱进阅读 412评论 0 1
  • 白岩松曾说过:“打败一只狗并不光荣,但被狗咬到一口却很倒霉。”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烂人破事,就像一条条扑向我们的疯狗...
    似水流年2024阅读 1,08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