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有味,什么橘子皮、木炭、硅藻泥,通通不好使,那味道能熏死人……
车友说,沂河大道那边有家洗车店,可以除异味,给了我一个坐标。
慕名而去,在坐标处来回找了三圈,硬是没找到。
原来不在沂河大道,而是需要拐到巷子里。
别说,生意真的很好,洗车要排队,店面虽然在旮旯里,但是装修非常上档次,员工清一色工装,年龄最大的也就50岁?我问了问前台小姑娘多大年龄?才19岁。
这些小伙子、小姑娘都会笑,使我突然想到了海底捞,真有那感觉,特别是店长,热情地打招呼:哥,洗车?先去楼上休息吧。
楼上有台球,有电脑,你想打球就打球,想上网就上网,全程茶水伺候,关键是整个休息室特别的干净,类似宝马4S店。
二楼有个服务台,美女50来岁,特热情,爱笑,我以为她是要推销会员卡,但是没有……
新车除味需要做三次,这是第一次。
结帐的时候,她问我要不要办张会员卡,罗列出办卡和不办卡的区别,我一算,还是办卡合适,我充了2000块钱。
顺口问了一句,洗车多少钱?
她笑着说,50元。
我说,太黑了。
她说,一分钱一分货。
我开媳妇的车子跑了趟枣庄,正好下雨,车上全是泥巴。第二天,媳妇送儿子去上学,看到车子脏成这样,把我训了一顿。
我让她去沂河大道这家洗车店洗洗,不用带会员卡,报我手机号就可以了。
中午,媳妇回来时感叹:人家洗车太仔细了,跟新车似的,连后备箱里你儿子的三轮车都给洗了,人家生意好是必然的,太用心了。
我不爱干净,对洗车也没概念,一般追求的都是快,偶尔需要接人了,我才想起洗车,我也不下车,让人家光给洗洗外面就行了……
媳妇这么一说,我也想去体验一番了,我开着皮卡就去了。
哇,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连后视镜夹缝里的污点都用软毛牙刷给擦干净了,一进驾驶室,俨然一辆新车,在我的印象里,这车从来没有这么干净过,洗皮卡正好用了一个小时。
后斗里都没有半点泥巴了。
太干净了。
到后来,我都觉得不好意思了,让人家付出了这么多,咱才给人家50块钱,皮卡我一年才洗一次,上一次是在我们家隔壁洗的,因为有朋友结婚,他借了当婚车,我送到隔壁洗车店了,我问洗车工多少钱,说是20块,我到家了,女主人很生气地问我再要5块钱,我问咋了,她说,我以为你是SUV呢,原来后面有个斗。
擦!气死宝宝了。
我又回去给她送了5块钱。
洗的怎么样?
只能说中规中矩吧。
半年前,我去东环路补轮胎,老板是我老乡,他们家什么都干,也卖轮胎,也搞四轮定位,也搞贴膜,当然也洗车,洗车20块。
我说,你知道吗?沂河大道那边有家店洗车50。
他说,一个月后,一定倒闭,你信不信?
我问,为什么?
他说,本地什么消费水平?洗个车50?20块钱人家都嫌贵。
我说,也未必,有人不差钱。
他说,别说这个,越有钱的越会过,我这里也经常洗宝马奔驰……
他这么一说,我觉得就没有深聊的必要了,因为他现在还属于骑摩托车的阶段,未必懂得有车一族的消费心理。
很遗憾,半年过去了,洗车店没倒闭,反而生意更火了,10月1搞促销,我又去充了2000元,有微信群,类似我这样的VIP有500多个,里面美女如云,能选择50元洗车的,也不会开个奥拓去。
本地有个读者,也是开洗车店的,离我家也不远,两条街,喊我去,我没去,我觉得去了会很尴尬,给钱吧?人家肯定不要,不给钱吧?我没必要去占这个便宜,给带个礼物吧?肯定大于50块钱,想来想去,还不如不去。
前几天,很偶然,在饭店遇到了,他去吧台把我的帐给结了,然后过来聊了一会,谈到了洗车,很自然就谈到了沂河大道那家洗车店。
他说,我去洗过,真好。
我问,去学活?
他说,学不会。
我问,为什么?
他说,服务行业,看表面差距很小,但是系统差别很大,德克士跟肯德基的管理几乎一样,但是你进去体验一番,两者差距非常大。
我说,是的。
他说,我去了一次就明白了,我们服务不了高端客户。
我问,根源是什么?
他说,我不是高端车主。
我说,你说这话,太让我意外了,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的短板,比盲目自信强多了,的确,开一家高端洗车店有生意的前提是:老板本身是高端车主。
他说,对!因为现在我也不理解为什么有人宁愿花50元洗车而不愿意花20元洗车,你说干净程度有差别吧?有,但是很细微,不至于差20块钱的,你说这是为什么?
我说,这种东西很微妙,一上车就能感觉到差别,说不出来的感觉,我车的屏幕特别大,跟IPAD差不多,有的洗车店洗完以后,屏幕上的痕迹一道一道的,但是在沂河大道那里洗完,感觉屏幕是崭新的,就这么细微的差别让人觉得特别完美。
上周,米姐生日,我跟方薇、光哥、琉璃一起过去,席间谈到了洗车店,大家的观点竟然出奇的一致:要想服务高端车型,必须自己先是高端车主,否则你压根不知道人家是怎么想的。
靠想象?靠揣摩?
都白搭!
所以,以前我写过一个观点,一个人只能赚同层或低层群体的钱,高于我们的群体,他们脑子里想什么,我们压根不知道。
空喊,要做高端。
那都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