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秋天里的故事
快乐有趣
秋天是快乐的季节,农民们收获着他们盛夏的果实,但同时,秋季也是令人难忘的季节。
就在这个金色的秋天,我们这里有一位返校的大学生荣幸地当选为党的20大的代表。她有许多故事。
11年前,就有很多人不理解张凌云大学毕业为什么要回乡养猪,有的甚至讥讽她没出息。
大家怎么也想不会想到,就是认准了党中央扶持返乡创业的好政策的“倔女子张凌云,回到村里撸起袖子埋头干。
今天的张凌云,她不仅建起了生态循环农业基地,还拥有了现代化的生猪繁育养殖公司。
那还得从2011年说起。那一年张凌云大学毕业,没有和身边的同学一样留在城市,而是选择回到生养她的农村,去耕作那一方田地,守望那片绿水青山。
她出生在农民家庭,在学校里不敢告诉同学自己的爸爸是养猪的,因为那时候觉得养猪是个很不体面的事情。
就这样,父母靠养猪供张凌云上了大学。
2008年,父亲和村民拼车拉了一车猪崽回来。可没过多久,不知是什么原因,买回来猪崽全部染上了疫病,接二连三死去,当时的投资全都赔了。
就是那一年,家里给不起学费,爸爸说先去学校,随后想办法借钱打到银行卡里,张凌云刚上大一才报到。
看着父亲愁眉苦脸的样子,你别提张凌云心里多难受,这样就萌发了回来帮他们的心思。
上了几年大学,又回家乡养猪,家人和乡亲们都很难理解。
那时说什么的都有,还有人质疑说:张凌云,你要回家?去当农民?张凌云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是”。
于是,张凌云便成了很多人眼里那个没出息的孩子。
当年年底,张凌云就建立了良种仔猪繁育场。她试验着开始引进母猪养殖。
那时候,大学生的她穿着工作服,快步走进猪圈,坚持每天起早贪黑地在养猪场干活,立志一定要干出点样子给别人看看。
张凌云是从几百头猪开始,发展到现在的1万头猪。但是,张凌云的养猪创业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人们可能不知道,刚刚24岁的女孩进入养猪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或许,只有张凌云自己清楚其中的酸甜苦辣。
在上大学时培养的精神,使她不认输、不退缩,不是待在猪圈里观察猪的习性就是向别的养殖户取经。
缺少养殖技术的张凌云还是遇到了难题。当时引进来的一批母猪,生完小猪后全部没有奶水,仔猪嗷嗷待哺,她当时都要急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张凌云有了办法,买来奶粉,冲好后抱着一头头小猪用奶瓶喂,即便如此,仔猪的成活率依然不高。
这件事给了张凌云很大的打击,也让她坚定了加强养殖技术学习的决心。
在后期管理公司时,张凌云组建了专门的技术团队负责生猪养殖技术。
如今,依靠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运转顺畅,这个公司年出栏商品猪超过1万头,每年生产蔬果900余吨,生产有机肥1万余吨、沼气20.6万立方米,年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
时间到了2013年,张凌云成立了宝鸡神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同年,有机肥加工厂建成投产,通过技术处理,将养猪场的固体废弃物变废为宝。
随后,她还建设了大型沼气工程,将生猪养殖产生的尿液、废水通过加工制成沼气。
利用这种方法,不但保证了冬季猪舍供暖,还让周围327户村民用上了清洁能源。
这个沼气虽然利民,怎么样处理沼液,如果使用不合理,还是会造成二次污染。张凌云经过思考后,她决定配套建设280亩设施蔬果基地,将沼液作为叶面肥用于蔬果种植。
基地的大棚春季主要种植西瓜、甜瓜等农作物,到了秋季就开始种植西红柿、西葫芦等,生产的蔬果销售至宝鸡、咸阳、西安等地。
无法出售的残损蔬果,则会作为饲料,投入生猪养殖生产过程中,形成“菜-饲-畜-沼-肥”五位一体的农业循环模式,实现从废弃物向可利用资源的转变。
张凌云还将循环农业模式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以沼气为例,她企业生产的沼气不但满足了公司生产的需求,在农户使用后还改善了槐北村的能源结构。
这些年,经过张凌云的宝鸡神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努力,清洁能源沼气,像城市人用天然气一样,已经入户槐北村327户村民家中,给村民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
村民许慧琴说:“家里现在使用的就是张凌云公司供应的沼气,方便又卫生。”
站高望远的张凌云有新的目标,不光是实现自己的现代农业梦,更是带动整个槐北村的乡亲们一起致富。
她创办的宝鸡神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针对生猪养殖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将村里68户养殖户组织起来,统一供应饲料、仔猪,做好防疫。
在生猪出栏时,公司帮助村民联系客户统一销售,出售时的定价也会比市场价高出0.1元至0.2元。
统一管理,减轻了村里生猪养殖户承担的市场风险。
这一办法更让槐北村的生猪养殖户备受鼓舞。他们说:“现在不再是单打独斗地养猪了,有了统一化管理,底气都足了。”
目前,槐北村的生猪养殖户从生产前期的仔猪购买,到生产中期的疫情防控,再到生产后期的生猪销售,都有了保障。
张凌云创业成功后,仍将乡亲们的疾苦时时记挂在心头。
2015年,张凌云以企业的名义拿出10万余元帮扶当地贫困户及残疾户,为他们免费发放疫苗、饲料、有机肥等生产资料,为有劳动能力的人进行生猪养殖、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目前公司共安置18户贫困户及残疾人就业。
就是这位返乡大学生“猪倌”张凌云,十几年来她扎根农村,带领乡亲们养猪致富,不仅建成了现代化养猪产业基地,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她被选为党代表,光荣的出席了党的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