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
刚接触预控评的时候对“工程组成”和“评价单元”怎么划分很是纠结,感觉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写起来又容易漏。
终于在写了几份报告之后,有点逻辑了。
项目组成
正常形态的建设项目基本跳不出以下框架(即“主体工程”和它的“公辅工程”们):
一般在资料里,工程都是以建筑单体、装置的形式存在的,这时候要分析每一个建筑单体的功能,基本都包含在上面的图里(有前辈告诉我管道管廊不用列入工程内容里)。
关于写漏的问题,这个困扰了我好久,以前写报告的时候总是会碰到什么蒸发浓缩室、膜处理室、氢气供应站这种建筑,不负责的做法就是模糊过去,不识别不评价,但是又发现写不圆(就是前辈们常说的,你缺乏写作技巧,笑Cry)。所以我现在的做法是,弄清楚每一个建筑单体、操作间的作用,是控制室?存放室?还是操作室?
私以为:控制室里的人是不投料的,仅进行视屏作业;操作室里的人是要去投料的。若理解有误请指出。
那么项目组成在报告里便可以形成以下表格:
评价单元
把项目组成理清楚之后,评价单元就会很好处理了。
那就是把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程内容删掉就好啦。
Q: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举个栗子:
有个技改项目,我的主体工程用到压缩空气,空压机有预留容量,所以虽然用气量变大,利旧的空压机依然满足项目要求。只要涉及到利旧,就得写进项目组成。
但是我工人的作业方式、接触频率完全没有变化,那么要不要把空压机巡检工列入本项目劳动定员、列入评价范围呢?
A:目前我这里得到的答复是,以前控评里评过这个人,那么就不用再写一遍,如果之前没评过,说明以前写漏了,这次就得写了。(不知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