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了凡四训-改过之法》有感
错误是我们寻常人不可避免的事情,不过在回首往事时,我们往往发现不了自身的错误。使得我们在工作生活上吃亏!今学习了凡改过之法后,我对于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1、 为什么要改过
在平时的工作中,如果是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正因如此所以我们产生了对自己的能力和见识有了一个思考。是否自己做的不够好?是否自己还需要学习?这一切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吉凶祸福,因果报应的征兆是先萌发于内,而后又自然显现于日常言语行动之间的”这一句话用我的理解做个比喻:因自身在工作上没有刻苦的学习所以在工作当中出现了错误和纰漏。这就是佛家的因果报应,也就是说这就是“改过之因“
所以为什么要改过就是我们应当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意识到有不好的情况发生时,要立刻省察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去才可以做一个“有心人“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有一个把握。
2、 改过有什么方式与方法
书中改过之法有“三心“,即:知耻心、畏惧心、勇猛心。
1. 知耻而后勇,知耻心是改造命运的开端和关键,也是改造命运的动力。从积极的方面是:“立志“,消极方面叫:”知耻“。所以改正之法则是先知耻辱,用这心灵上的感觉来鞭策反省自己,而后在立志来克服缺点,修正错误。
2. 畏惧而敬畏,了凡先生说敬畏是一种致良知的表现,有了敬畏才可做到三思而后行,使之符合于“应当“。所以改正之法也是畏惧,让自己多思考多反省修正其身。
3. 勇猛而破竹,人们都有惰性、舒适性,对于自己的缺点不能直言面对,有逃避心理,而勇猛心正是让自己坚定的迈出那一步,面对自身的错误不逃避不推脱,心如钢铁下定决心改过自身。
三、感悟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只要一心一意 发善心,做善事,有了正的念头,即便有了过错,有过失,只要发心发愿去改过改正,一样能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