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修功课第七十二天:结婚了,也学习了,看看自己的认知发生改变了吗?如果发生了改变,为自己庆贺一下吧,因为这很不容易。[爱心]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源于每个人的认知不一样。
当一个人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或刺激的时候,会做出自己的判断,根据判断,做出反应,付出行动。这种判断,往往感觉不到,是隐形的,但一定存在这样一个过程,这个判断的依据就是一个人的认知。反应是显性的,情绪激动,感到开心等,进一步做出行动。这也是一个人行为处世的模式。
看到爱人花钱(外界刺激),内心就会做出一个判断,这个钱不该花(判断),我就会产生情绪(反应),然后,我就会埋怨,指责,批评(行动),结果相互就会产生冲突。钱也花了,结果确导致不开心,我感觉她乱花钱,她感觉我小气,不爱她。这种固有模式相处了十几年,相互消耗能量,阻碍成长,影响相互的关系。
对钱的执着,是因为小时候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改变起来非常的困难,还有,没有想到让自己改变消费观念,一直期待让对方改变,变成和自己一样的消费观念和花钱方式。
前期参加原生家庭的课程,对自己触动很大,加上亲密关系共修,共同促进了一些改变,包括要努力改变自己,少一点对对方的期待,还有消费观念和花钱方式。
对于花钱,不再局限于物品的值与不值,而是带给人的感觉,因为这个不能用钱所衡量的。比如,爱人下班,可以花一块钱坐公交车回家,方便又省钱。如果她让我开车接她(外界刺激),费时又费钱(判断),我就不开心,不愿接她(反应),即使去接她也是出于被迫,一路上也不愿和她说话,一直想着浪费我的时间,多花了多少有钱(行动)。后来,突然就改变了这种想法,当她下班的时候,如果我在家,只要她需要我去接她(外界刺激),我就会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沟通交流的机会(判断),我就会非常的开心(反应),非常愿意开车接她,一路上都会聊的非常开心(行动)。
认知在行为处世的固有模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了认知,才有可能改变模式。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变自己,才有可能改变和提高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