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

      大家好,我是张冬梅,今天是我参加《锦未21天演讲陪跑训练营》的第2天。

我演讲的主题是《重来》

      很开心今天又迎来了非常美好的一天,感恩。

      如果人生有重来的机会,你希望你的人生电影中,哪一段情节画面要重新改写呢?

      于我而言,我想改写到8年前,孩子四岁到小学结束这个阶段的亲子教育。

      八年前,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成为了一名单亲妈妈,同时担当起了爸爸妈妈的双重身份,担负起了孩子的所有。

      那一年,孩子幼儿园中班,妈妈心疼我一人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怕对孩子照顾不周,就将这个照顾外孙的重大责任承担了下来。

      直到孩子上一年级,才真正回到我的身边来生活。

      在孩子的小学阶段,因为工作的性质原因我错过了很多次陪伴的机会;也因为第一次做母亲,缺乏经验和忍耐性,错过了很多和孩子在一起交流的机会……

      现在回忆起,那时对孩子教育的情景画面依然历历在目,一种自责和愧疚深深的压抑着我。

      毫不夸张,凌晨我在看到今天这个任务时,思索着过往,眼角还会不自觉的流泪,也许只有夜深人静时,才会让你思绪万千,场景更清晰 。。。

      记得在孩子小学二年级时,低年级的孩子下午一般三点半左右就放学了。

      孩子回到家一般都不是第一时间写作业的,而是去球场和小朋友们玩耍,经常性的等到我很晚回来再去写他作业。

      有一次下班,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坐在他旁边看他写作业,并低声的对他说:“宝宝,你能答应妈妈一件事吗?”

      孩子条件反射的睁大眼睛并立马转过头来看着我说:“什么事啊?”

      “妈妈想说:‘你能不能每天放学回来,第一时间写作业,作业完成了再去和小朋友玩呢?这样妈妈回来,也能好好陪你玩,你看好不好?’ ”

      孩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说了声:“好。”就继续写作业了。

      第二天下班回来,还原模式。心里带着莫名的火,一道作业题的触动,爆发了,狠狠的打了他,孩子撕心裂肺的哭也让我更加火上浇油,这一切现在都不能去想,那是我第一次那么大火。

      晚饭后,彼此冷静了。带着孩子下去散步就聊起来,我说:“宝宝,是不是妈妈对你的学习要求太严格了,怎么妈妈和你说的话你总是左耳进右耳出呢?对学习一点不用心?”孩子回答的一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他说:“妈妈,你要求严格没有错,就是管我的方式不对,你不该动手打我,应该和我好好讲道理的。”

      当时内心既惊讶又崩溃。惊讶是7岁的孩子能讲出这样的话;崩溃是因为,我对孩子一直都是先道理多次再会使粗暴,在外人看来听话、懂事、有礼貌都是他的标签,唯独在学习上让我焦虑。于是内心挣扎:心想,我要怎么说,才算是好好说,才算是讲道理呢?

    停了几秒钟后,还是忍住了到嘴边的话语。并蹲下来和孩子轻声的说:“好,妈妈以后就和你讲道理,晚上的事,妈妈给你道歉, 你原谅妈妈好吗?”

    看到孩子点了点头,我们就开心的回家了。

    后来又发生了,很多很多教育上的问题,直到小学毕业。

    但凡与学习有关的,我们就不好了,其他都其乐融融。

    甚至我都没有去深度思考过,“爱”才是亲子关系的纽带。也更没有想过去为孩子学习,去多读育儿之类的书。

    有句话说:“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

    直到2020年下半年张仪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送了我本书《亲子沟通密码》,我才真正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原来书中可以为我解决很多我遇到的问题方法。

    如果大家也有遇到和我同样类似的问题,不防也买回来看看。

    在那段期间,如果我能早点读书,了解孩子也是需要父母的陪伴和亲密关系。我就不会错失了孩子的需求,就会理解孩子为什么不写作业而等你回来写作业的原因?甚至他的哭、闹、发脾气都是因为孩子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情感,而以这样的行动方式来告诉你:“妈妈,我需要你陪我写作业,陪我读书、陪我画画,甚至我在哭闹的时候也是希望你来关注我,哄哄我,抱抱我 等等 ”。这些都是他在除了上学 睡觉以外,就是唯一和妈妈独处的亲密时光了,他希望妈妈能在他写作业或玩耍时看到他的进步,看到他的表现 ……

      然而那时的我,却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在要求一个孩子:你需要自律,你需要独立 等等,而缺失了对他爱的理解和陪伴。 好在,现在孩子初一了,在寄宿,每次回来学习上的自律和沟通这点上再也没有过多的操心过,真的很感恩他的成长。

      如果这段无知的亲子教育可以重来,我一定将现在所感悟到的、学习到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将过往我所认为的“为你好”的爱,化为以爱来温暖教育孩子。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明天再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