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受过伤的孩子,一个缺爱并且对爱饥渴的孩子。在他以为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的时候,他并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陪伴、关心、和爱护,于是这个世界不完整了。于是他不安,或者自卑,或者用暴躁、自负来伪装自己,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容易受欺负,或者慢慢的为自己筑起高城堡垒,把自己的感受、情感深深的封锁在里面,以为没有感觉便也不再有痛苦。
揭去社交外套后,这就是我们原本的样子。这个因为缺少了爱而不完整的自己,将不断的寻寻觅觅,寻找另外的一个人来填补自己的缺失。另一个人,他会爱我,他能给我我没有的爱,他必须爱我,像我想要的样子。
于是,习惯于依赖的婚姻,只需要一方精神或肉体的离开或暂时离开,就能使另一方失落、不安、抓狂,甚至崩溃。控制欲极强的父母,只需要孩子的一次出言不逊或者擅作主张,就能使其哀叹家门不幸、养儿无用。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只需要几句略带讽刺和批评的言语,便能使其慌乱不安、怀疑人生、怀疑世界。大男人主义的男性,只要伴侣取得高于自己的社会地位或者物质财富,那么他大概率会去别处寻求他大男人主义的发挥空间。一个半辈子被传统思想束缚的“贤妻良母”,老来要么没有生命活力的软趴趴的活着,要么一边羡慕一边嘲讽和抱怨那些不在老路子上的人和事,要么渐渐抛弃责任和义务的走向另一个极端。
失控的人生,大多从这里开始。
我经常在想,人老了应该是什么样子?“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的滋味应该早已体会,世间之事豁然贯通无所执迷。或者,心性平和宽广,如不能纳百川,至少不困于小情小爱,不纠结于小事小便宜。那便也很美好了。只可惜大多数人如三毛笔下写的“好不容易活到老年,还是一个没有成长的笨孩子”。
怎样才叫成长呢?
不是去找一个人来安慰你内心那个受伤的孩子,那个孩子需要的不是别人,只有你,就像童年里,你最需要的是你的父母,而不是亲戚甲乙丙。你不能忽略他的存在,因为他永远都在,若不能温暖他,他便永远不能长大。只有那个孩子也长成了你这般年纪的样子,你才能真正完整。
也有人选择给自己制造了许多色彩斑斓的泡泡,让那个受伤的孩子住在里面,像一个住在泡泡里的公主。泡泡多么美好,住在里面,好似踩在云端上。泡泡越来越高,远远的看着,那些烦人的琐事,那些讨厌的过往,似乎一点都不重要了,因为我在泡泡里,美丽的泡泡多么美好。可怕的是,泡泡终究会破,在里面待得越久,只会摔的越重。从天坠落的那天终会到来,真是令人心疼。
再有者,生生的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部琼瑶剧,沉浸在那些看似浪漫的互相纠结拖累之中。有个人爱我,他便是我的全世界;他离开了,我的世界便一片沉寂黑暗;他开心,我便开心,他生气难过,我也一样生气难过。像个寄生植物一样,依附着一颗树才能活着。这些看起来浪漫的情感,实际上不过是因为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得温暖,如此的“爱匮乏”,更不用说真正的去爱和温暖别人。
到底该如何成长呢?
心理学上讲,要做自己内心小孩的父母。曾经,我思考了很久,到底该如何做自己内心小孩的父母。后来偶然的一次见到小侄女哭,似乎突然就明白了一些。我走上去,抱住她,拍拍小侄女的背,跟她说“姑姑在呢”。
我们已经长大了,是时候提起勇气去面对过去曾经遭遇的那些令人伤心的对待了。像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找那个欺负他的人“算账”。然而我们并不是真的要为这个孩子去跟别人大吵一架,我们只是带着他去面对,去为这件事做个了结。然后抱着她,让她发泄所有的情绪,并让她深信,还有人永远的无条件的爱她、在她身边。
去面对,去原谅和和解,去自我安慰和恢复。然后再去面对,再去原谅和和解,再去自我安慰和恢复。直到内心没有伤心,直到内心开始真正的爱自己,像那个被你抱在怀里的孩子一样,知道有人永远爱自己。
哪一桩伤心事都不是小事,面对、原谅,和解、自我安慰,哪一步都不容易。面对,需要勇气。原谅及和解,需要智慧和器度。自我安慰需要慈悲之心。而勇气、智慧、器度和慈悲之心,可以从生活阅历里来,可以在现实或经典之中向大师学习,但终归来讲,还是只能依靠自己去长出来。
这个过程必将是痛苦的。但不痛苦,又谈何成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