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在逃避痛苦,就是在追逐快乐,这两种力量带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爱因斯坦曾经跟别人解说他的相对论,用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男人与美女对坐一个小时,会觉得似乎只过了1分钟;但如果让他坐在热火炉上1分钟,却会觉得似乎过了不止1小时。
这个故事和上一句诗一样,其实是说明一个现象:相对于快乐而言,痛苦似乎更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推动人进步的两种力量:一种是痛苦,一种是快乐。
如果比较推动一个人进步的作用大小上来讲,逃避痛苦的力量会远远大过追逐快乐的力量。感觉的力量是难以名状的,但又是很有力量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很容易找到这种例子的。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人年轻时如果遭遇的巨大的挫折,而同时它又挺过来了,这个人以后的成就反而会更大。原因很简单,就是痛苦带给人的这种记忆可能会深刻得无法磨灭,稍不留神,甚至会成为梦魇。但是,苦难也恰恰以它简单粗暴的力量给人们以最深最沉重的影响。“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活经历中有些东西予人的教训是可遇而不可求,但又难能可贵的,如果熬出头了,就相当于两生为人,就天然的站到了优势地位上了。
在中国常常教育人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想想看,小孩天性自由,却被强制去学很多东西,去做一些事情。与此同时,如果家长又缺乏好的教育手段,恐怕就少不了受到暴力强制,相信这些记忆也会成为引发痛苦的因子。
这也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一种选择,就是要保护物种流传,就要传袭一些畏惧,那些悍不畏死的人往往早早的被淘汰,而一些懂得畏惧,懂得适当自我保护的人更完善的遗传繁衍下来了。所以说,痛苦的记忆会深一些,其实是有生物本能选择的因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