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养生
品读养生是指以读鉴诵唱为主要方式的养生方法,包括品读诗文、吟诵歌赋、品鉴书画、学唱戏曲等。
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积淀了无数的文化精品,都是可以用来品鉴以养生的优秀资源。品鉴它们,能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涵养德行、陶冶情操、优化生活,归根到底在于养心。在养心这一点上,传统诗词书画和养生有着共同的追求与效应。
传统文化主要以书为载体(包括画卷),书是人们品鉴文化的主要方式。
一、品读养生机理
1、读书具有养心怡神的作用
古今各种优秀的文化成果,无论是诗词、书画,还是散文、小说,那些深远的意境、广阔的世界、鲜活的故事、优雅的情趣、激扬的精神、深邃的哲理,都能使人心醉神迷、怡然自得、精神欢畅、心灵和谐。
2、读书能培养气质
健康的身体需要有健康的心态,良好的素质,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品读、欣赏前人今人的文化成果。
3、读书能调整情绪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就曾说过:“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管子.内业》。一书在手,受苦而不悲、受挫而不馁,受宠而不惊,如闲云野鹤,能保持着一种雍容恬雅、潇洒达观的境界。
4、读书可延缓衰老
中国古代养生家认为,书卷乃养生第一妙物。人的衰老,首先是脑的衰老。大脑用则进,不用则退。读书可使脑功能得到锻炼,预防老年性痴呆,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读书还可获得养生保健知识,更有益于健康长寿。
二、养生要领
1、建立品读养生的信心。
对诗词书画、妙文博论的爱好和欣赏并不是学者的专利,也并不仅仅是闲来无事的浏览,而是人人都需要读书。要了解和相信品读的养生效果,坚定信念。特别是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生活中突然缺失了工作环节,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和茫然。如果用读书来填补这一空缺,对一些老年性的生理退化,如老年性痴呆等,都有较好的养生作用。
2、品读有益身心的书画。
3、要读出兴趣、读出营养。
4、养成读书品画的习惯。
书画欣赏是一种高雅的情趣,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爱好,大多需要自我培养,持之以恒,才能养成一种勤读书、善品鉴、会欣赏的习惯,才能登堂入室,进入养生的境界,收到养生的效果。
三、注意事项
品读具有良好的养生效果,但也要注意正确的品读习惯,否则达不到养生的目的。
1、要处理好精读与泛读
由于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能力、爱好有别,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处理好博与专、精与泛的关系。
2、要养成正确的品读行为
如制定一个适合自身多人品读时间表,持之以恒。
饭后先活动一会儿再开始品读,使气血流通。
不宜长时间坐着不动,要注意调节肢体活动。
不一单一进行某一重活动,要适当地该换姿势,如极目远眺,伸腰动腿,听听音乐。注意良好的体位,躺在床上、蹲在马桶上均不宜长时间阅读,容易阻滞气血流行。
学习笔记,分享以上。来源:相关专业教材。
后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