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要有仪式感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要有点仪式感哈,祝亲朋好友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天天快乐!

昨天晚上在KFC和女儿一起跨年。

女儿问我们,2019年多大了?

女儿说不愿意让我们大一岁。

我问女儿,你希望自己长大一岁吗?

女儿说,不希望。

我对女儿说,我小的时候啊,最盼着自己能长大了。终于过20岁生日的时候,我盼着自己快到30岁,30岁的时候希望自己40岁。

但是我的心永远18岁。

女儿说,盼着自己赶紧上大学。

因为她曾经有一次去爸爸学校的时候,看到那些大姐姐和自己的闺蜜、好朋友一起聊天、逛街、玩儿。 她很羡慕她们能自由自在地玩。

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 这个年龄的孩子们正好是享受生活,享受和朋友们在一起的乐趣时候。

我们这个年龄其实也是在享受生活,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 细细品味,还是很有滋有味的。

等我们耄耋之年,坐在摇椅上慢慢摇的时候,一定会觉得这些酸甜苦辣是最有味道的,是我们打牙祭的好话题。 谁又能知道,那时的我们还会记得哪些事呢?

昨天看罗胖的跨年演讲,对信用的飞轮很有感触,虽然这个词已经提出来一段时间了,但是昨天被洗脑。

罗胖四个小时的演讲,堪称是“一个人的春晚”。

我相信“相信的力量”。

昨天文章里我说到,2018年心愿清单,10个完成了6个。 而这6个,个顶个的是高难度。

朋友曾对我们说,你们家2018年光办大事了。

老公回应说,我们俩能折腾。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哈哈,人生苦短,何必为难自己。

我们现在正在逐步朝着我们理想的生活奔去。 路上也许有荆棘、坎途,但是也有鲜花和掌声。

当然,现在对我们来说,鲜花和掌声是自己送给自己的。 因为我们已经不再在意别人的看法和意见了。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

从2007年,看到张德芬的这句话后,我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去理解、实践这句后。 

感谢书籍带给我的力量。

尚记得2015年新年,我一大早起来,捧着书本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曾经在闹市(kfc)自己捧本书,不再被外人的目光所干扰,做自己。

从此,走哪儿包里总带着一本书。

从此,进入自我成长阶段。

从此,开始系统学习家庭教育。

从此,重操旧业,慢慢回归到老师行列。

说长不长,四年的时间,我的经历、我的变化足以让我们炫耀,因为我走在了前列。

改变并不容易。

2017年,我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从公司离职,而这个职位曾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一个世界500强企业。

有这个想法很久,做出这个决定很难,虽然离职手续,一周就完成了,但是内心却不是那么笃定。

同事的一句话却点醒了我。“你在这个办公室里坐着,也许有光明,但是没有前途。你离开了这里,也许你看不到光明了,但是你有了前途。”

2018年,我开启了自己的新事业,是自己喜欢的、擅长的,看起来与之前的工作毫无关联,但是细想起来,还是要感谢公司对我的培养。

之所以有现在的我,还是靠之前的锤炼。很多技能和知识,都是在岗时习得的。

目前来看,新的事业还不能养家糊口,但是只要这颗永远十八岁的心在,其他的就交给时间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The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