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日归家,傍晚去了三姨奶家。昨日,上午去了舅舅家,中午在妈家吃饭。
婶子在家,妈在家,大弟妹也在家,饭是不用我做的,厨房门都不用进。
婶子洗衣服,我陪着奶奶坐着,和婶子说话聊天。
奶奶聋的厉害,面对面说话,她也听不清。影响交谈是肯定影响的,我和婶子说点私密话也不用避着她,听不到嘛!
我觉得老年人精神不好,爱睡觉。我公公就是这样,坐着听唱机或者是看电视,一会儿就磕头打盹。我奶奶不这样,一坐坐半天,听不清别人讲话,看着家门口来来往往上地下地的人,看着修车推车的人,精神得很。
我说:你去躺着睡会吧?光坐着多累呀!
我说:你不去坑塘边聊聊天去?我看着二爷爷二奶奶一人一个躺椅,都在那里来!
奶奶答应着点点头。我知道她其实没听清。
婶子说:她不去。就一天天地坐在门口。能走能动,就不溜溜。
我说:你推着你的小车溜溜,锻炼锻炼,活动活动,身体硬帮。
我这次是趴到她腿上说的,离的近,估计真听清了。我奶奶说:除了耳朵,腿、胳膊哪里都不疼,没毛病。你说,那年去张家港,感觉还在脸前头,一晃多少年了。
可不,一五年暑假,大妮还不到两岁。公婆带她回了济宁,我在家给学生上课。大表妹中考完想去港城玩玩,家里人没空送她。奶奶陪着她,从丰县的欢口镇坐客车到达张家港车站,我去接的。
七十六岁的奶奶身体康健,坐了将近一天的客车,也没觉得累,还要帮我做这做那。课时赶的紧,住了一个月,也没带着到哪里去玩。就在沙洲湖边看了看风景。仅此而已。
但就这一看,成了奶奶仅有的一次骄傲。每每向我提及,心满意足。虽然她成天说,“出去干啥,电视上啥都能看见!还累的上!”
在张家港的新房子里只住了三年,我们就举家搬到了临沂。除了公婆,所有的亲属里只有奶奶和表妹去过我们港城,这也成了奶奶的骄傲。她最念念不忘的是我家的马桶。对于一辈子生活在农村,以蹲坑入厕的奶奶来说,坐在马桶上解决排泄问题,真是又方便又省劲。
老年人蹲起不方便,一般小解是会用个带洞的高板凳。但我奶奶要强,七十多岁了,不用高椅子。去年,那一摔,躺了半年多,要强不得,老人专用坐便椅上场了。
在姑姑小叔婶子母亲的合力照顾下,奶奶康复的很好,不借助工具也走的很自如。只是,家里人再也不敢让她洗衣做饭喂鸡喂鹅了。
昨日在妈家没有住下,一个是没带换洗衣服,再则是天热,我一个人带孩子太累。带回他奶奶家,有爷爷奶奶照顾着,我还可以歇一歇。在妈家,小宝总是要缠着我,一眼看不见就要哭,太累了。
大妮跟着大弟妹去了城里,不用我操心。今日,我带着哥俩儿去姑家。在小姑家村里的商店买了两箱牛奶,到家只有小表妹和表弟在家。姑父下田了,小姑去镇街弄洋葱了。
叮嘱表妹中午从小路去大姑家吃饭,我就带着哥俩儿走大路去买东西到大姑家。
大姑家的村庄,临着省道。庄头有一家很大的乡村超市。卖的东西很齐全。日用百货烟酒副食蔬禽肉蛋,一次能购清。
没有排骨,我买了几斤大骨头,也买了牛奶和葡萄等。有吃有喝有菜,方便做饭。
大姑家是关着门的,大宝打开门,发现家里没人。给大姑打电话,说是在村头剥蒜皮。我一听,知道她是在收购点的棚子里给人家加工小包装的。我说,您不用回来了,我做饭,中午您回来吃就行了。
我说着不让她回来,她肯定会回来的。果真几分钟后,她回来了。不到十点钟,做饭太早,在家干嘛?我说,你干活去吧。我来炖肉,炒土豆。
和人家一个案子剥蒜皮,合伙搬袋子,不好耽误的。
大姑想去干活,又觉得天太热我难得去看她,还让我做饭有些过意不去。我极力劝她,去吧去吧,我在家又不是不做饭。我会做饭的,放心去吧!
大姑给我搬了个风扇到厨房,就干活去了。我炖了肉骨头,炒了土豆丝,各盛了两份。大姑回来后,用地锅烧米汤,我又炒了青椒鸡蛋,凉拌了豆腐皮。共六个盘子。
等着小姑和姑父干活回来吃饭。小姑家四口,我们家三口,大姑和表弟的儿子。吃饭的有九口人,满满一桌子。
我们是在院子和院门的连接处吃的饭。这个地方,济宁话是是叫过当底的。昨日在妈家吃饭,也是在过当底。这个地方空旷,风凉!天高地阔的,吃得畅快!
姑父来了后,开饭。我坐在桌子边,吩咐姑父去厨房端菜吩咐表妹去搬板凳大宝去拿抽纸。我说,我要凉快凉快,啥也不干!
哈哈!我是殂(ju济宁话)长,我要等着吃。
在老家,我还是个孩子,可以不做饭可以没大没小可以任意吩咐家人,真心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