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思琐记0103
把门关严,把窗帘拉实,听着空调的呼呼声,蜷在书堆里,与外面的生冷隔开。在这没有阳光的午后,与书为伴,敲打键盘,任意东西。写什么不重要,怎么写更不重要,只要有表达的冲动,只要在敲打键盘中感受到愉悦,我觉得便是很好了。
今天便是如此。
连续发了两天的简书,朋友开始关注,希望我能一直写下去。无意间点开了简书日更,就似乎达成了某种协议,就暗暗下决心坚持下去,就如赶着孩子们写微作文一样,坚持坚持。每天就这么扯扯吧,其实也扯不出什么蛋来。
班主任打来电话,提醒我关注班里的几个孩子。那几个孩子的脸庞一下子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自诩还是很了解孩子的。可是现在孩子的小心事,有时真的很难捉摸。绝不是那些专家笔下的那般理想,也不是按照专家笔下的线路按图就能索骥的。你不在教育的现场,你不在课堂,你不与那个鲜活的生命面对,有很多的东西你只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只能自以为是地根据自己的那点可怜的经验来臆断。真相到底是什么?就像孩子出走,就像孩子跳楼……有时真的说不清,有时真的无法解释。等事情发生了,你真的只能抽自己的大嘴巴子。
孩子怎么变得不像个孩子了呢?的确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育的人,首先得想,我们是不是帮凶?这话扯起来就沉重了。
前天,听一位同学说另一位同学孩子的眼睛因为脑瘤压迫,看不见了。才20刚出头的年龄呀!心里一直压抑着。一想起就说不出的悲怆。我自然地想,我和我的儿子是幸运的。眼疾遇到名医,虽几经挫折,还是痊愈了。那一段时光以及后来的时日里,我们内心所经受的煎熬更与何人说,又有几人能真正理解。儿子那个时候真的还很小,在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他的内心该有多么的恐慌。现在想想,也许我们做父母的都未能及时给予有力的帮助,考虑更多的可能还是能不能学习能不能参加中考能不能考上重点。外人的说三道四,自然就更是自然中的自然了。所幸孩子的眼睛恢复了。他的人生还没有真正开始,一切都还不晚。我只是祝福儿子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如内心一样光明坦荡。
这个20出头的小伙子如何走出自己的内心,怎样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这是需要面对的。也许他已经战胜了自己,已经有了自己的心的光明之路。我们还是祝福他,他不需要你的同情,不需要你的妄加猜测,更不需要成为你无聊时的谈资,那样其实是一种更深的伤害。病只有长到自己身上时,才会懂得。讲别人的故事也许总是笑谈之间。
还是说说我的那几个孩子吧!他们其实真的还什么不懂,只是犯了这个年龄大家都会犯的错误吧!我们及时给予可能的帮助,不需要太多的苛责。他们还是懂得羞愧,不然怎么会点到他们的名字时会低下头满脸绯红;他们的眼里还有泪,不然怎么会说到伤心处,会痛哭流涕。也许,我们还没有真正把握到事实的真相吧;也许,我们还不够耐心,给予的时间和空间还不够吧;也许,我们关注的还仅仅是学习吧……
面对这样的他们,真的让人矛盾呀!
这一段路我们与之相伴,看着他们游离了轨道,我们只能是看着吗?可能不仅仅是我们做教师的,还有其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