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三十岁,单身,三个词刚好组合成一块夹心饼干。原本三十岁,可以是草莓味,可以是巧克力味,可以是香草味等等,却因为被女生和单身两块饼干夹着,而变得充满“烟火味。”
我们这批大龄单身的女性,已经被社会贴了太多的标签,物质虚荣,挑剔爱作,孤僻高傲,固执强悍等等。我们慢慢变成了同事、亲戚朋友乃至家人群体中的边缘人。大家都在聊孩子教育,夫妻相处,婆媳关系,我们作为一张白纸的听众,有时跟着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真有点“插班生”的感觉。对于家人,特别是像我这样家里有兄弟姐妹的,这种被边缘化的感觉会更加强烈。就当他们都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他们要扮演很多种社会和家庭角色,很难分出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到我的想法和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每个人的爱都是有限的,哪怕我的兄弟姐妹我的家人想帮我做点什么,但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他们有时真的有心无力。就像有句话说的,爱的反义词不是不爱,而是遗忘。我能感受到我这个年龄,一直单身,家人给予我的关注度是在不断减少的,我已经很难再去和侄子外甥去争夺父母的爱了。所以很多时候,我只要告诉他们我过得很好,他们就会相信,因为真的爱是有限的,我也有心理准备,我会被渐渐遗忘,甚至会有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
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我很清楚“不误农时”这个概念,该播种的时候播种,该浇水的时候浇水,该除草的时候除草。我们的成长也是一样的,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生育的时候生育,很明显我们很多女生是误了农时的,不管三十还是四十,都这样单着。所以身边会有很多声音,告诉我们在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情,有点像社会闹钟一样,不断提醒我们,再不结婚就更掉价了。
我从不觉得这是对我们单身女性的误会,我反而觉得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我们女性的进步。我们不鼓吹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我们只是没有在这个美好的年纪,遇到一个适合结婚的伴侣,仅此可以。而在没有遇到对的人时,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去维护好内心世界的平衡,这种独立自信和勇敢,是我们在与自身建立紧密联系后产生的精神契约,也是任何人拿不走的安全感。
不是所有完整的人生,都叫结婚,当我们不为结婚而去结婚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做了一件对自己负责任的事情。而这件事情的本身,社会把它当成了判断题,只有对错之分,其实它可以是选择题,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多种可能。如果一定要给我们贴上标签,我希望是空白的标签,具体填什么,由每个女生自己填。
别着急,缘分是上天写定的,你只管努力提升自己就好了;别解释,“有色眼镜”是合法销售的,你不能因为别人的视力而模糊了内心的方向;别难过,外面的世界太吵,你还能安静独立做自己,已经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