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张向孔子请教从政的道理,孔子告诉子张:
第一,按照民众的需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创造价值并获得实惠,用不着统治者自己付出什么。也就是教给人民大众自己创造财富的方法,而不是由统治者给予民众财富。即受制于渔,而不是鱼。
第二,选择民众可以接受的那些事情让他们劳作,民众就不会有什么怨言。意思就是说,人总是喜欢做自己喜欢做且感兴趣做的事情,不要逼他们去做那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第三,有所作为但不贪婪。意思就是统治者治理百姓本来就是为了推行仁爱,如今你已经得到了推行仁爱的机会,也就没有什么可贪图的了。
第四,君子不管事情涉及到的人有多少,影响是大还是小,都不要轻慢,要保持一种泰然但不轻狂的姿态。
第五,君子要衣冠端正,神情庄重,表现出一种威严的神态,这样别人就会敬而不怕,感觉到严肃而不严厉。
孔子从以上五个方面给子张讲了从政者与民众关系的基本精神,意思就是从政者要以民主为转移,遵从以人为本,顺从民意的原则。
我们将其概括成一般道理就是:个人不能为所欲为,而应该顺从人愿。要达到这一点,可以说是遵从天命了。
《泰誓》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明听”。意思就是说,上天见到了的来自民众所见到的,上天听到的来自民众所听到的。
什么是《泰誓》呢?
《泰誓》是周武王在讨伐商朝的时候,在黄河南岸的孟津会合诸侯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的讨伐决心,在诸侯面前发布的誓言。
周武王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意思是商纣王得罪了民众,民众要求他下台。我周武王遵从上天的命令,发兵前去讨伐他。
可见,天意与人愿实际上是一致的。我们敬畏天,实际上就是敬畏人。
敬天要落在实处,这个实处就是人。敬天的表现就是顺从人,因为,天意是有人来完成的。
所以,生而为人,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存有敬畏之心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有大胸怀,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