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住校,尤其到了高中阶段,变成周六回家,周日就要返校,一周在家的时间只能住一晚。我经常出差,很少在家,即使在公司,也会有很多应酬。只有太太的工作可以做到朝九晚五,确保正常的双休日。因此,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饭的次数很难得。如果孩子上大学,或者参加工作以后,三口之家要在一起吃顿团圆饭,估计会更难能可贵。想想自己踏入社会以来,虽然离家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但是,回去陪老母亲的次数每年都是屈指可数。
今天从外地出差回来,刚到办公室就和太太报了平安,太太提出晚上想吃我做的菜,我欣然允诺!
应该是从我八岁开始,家住农村,每年的暑假,也是农村“双抢”的时候。对于“双抢”,很多年轻人估计不知道什么意思。就是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抢割第一季水稻,水稻收割完,就要立即播种第二季晚稻。那时候没有机械播种、收割,全靠人力解决。家里有七亩地,父母和两位兄长,早上天蒙蒙亮就要出门拔秧苗,忙到中饭的时候回家。在家吃过饭,休息到下午三四点,再下到田间顶着烈日插秧。一家五口人,四个劳动力出门干活,吃饭就成了问题。那时候又没有外卖一说,家里总要有个会做饭的人。于是,这个重担就落到了我肩上。
为了让我有做饭的动力,父亲想了个办法,做饭给我发工资;而且是日薪。做两顿饭,给我五毛钱。别看只有五毛钱,那时候可是高薪!因为,那时候一根白糖冰棍才三分钱。
农村里的土灶,灶台的高度大概在一米五左右,左右两口大铁锅,铁锅的中间有两个烧开水的圆形铝锅。灶台前面是烧菜抡勺的地方,背面是两个烧柴火的方形口子。八岁的我,脑袋刚好和灶台齐平,关键是放油盐酱醋地方,在铁锅上方,约一米七八的高度。
在高薪的诱惑之下,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借助家里的小板凳,人站在板凳上,用细小的胳膊抡起了大勺子,够不着调味料,就爬到灶台上去拿,还要不时的跑到柴炉口看火势够不够旺。一个“双抢”季下来,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拿着这笔巨款,跑到新华书店,买了厚厚的一本新华字典!搬家很多次,丢了不少东西;但是,唯有这本新华字典一直放在我的书房。
从此以后,我学会了做饭、做菜。而且,随着工作以来,不能说尝遍各大菜系,起码也品尝过各地不少美食。回到家后,尝试着去做这些吃过的美食。厨艺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现在,只要逢年过节,家里掌勺的必定是我。加上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美食视频,教我们如何做菜。即使想学“佛跳墙”、“满汉全席”,只要用心学一下,要整出几道硬菜也不是难事。
我们家族还有一个习惯:男的只赚钱,不管钱;管钱的都是太太的事。所以,今天太太提出想吃我做的大餐,我在欣然允诺的基础上,提出让太太出点买菜钱,然后我去菜场采购,回家三下五除二利落的摆开阵势,一个小时后,太太下班回到家,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呈现在她面前。
其实,生活的本真,到最后还是柴米油盐茶。不管是男人,还是那女人,自己会下厨,做几个小菜,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享受那一缕人间烟火味,才是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