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周日下午,是我家的做家务时间,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参与家务事,这是不成文的规定。
儿子整理自己的玩具,女儿打扫自己的卧室跟储藏室,我收拾主卧,客厅和厨房。最后剩下两个卫生间我也打扫了,但马桶还没刷。本来,我可以自己刷,但转念一想,还是女儿刷吧。
女儿倒也很乐意,拿着马桶刷,蹲在马桶旁使劲地刷。我问女儿:刷马桶仅仅只是刷么?光刷能不能刷干净?
女儿说:不行,刷不掉。
我说:刷马桶,如果你只是悟到“刷”,是做不好这件事情的。首先,你要明白,所谓的“刷马桶”的目的是为了让马桶干净,那么我们可以用擦、刷等方式,还可以借助外力,比如洁厕剂,想尽一切办法来清理马桶。
女儿赶紧拿来洁厕剂清洗,但她只刷马桶底部,马桶边沿凹陷的地方没刷到,马桶身也没清理,我接着说:我们刷马桶不止刷马桶内部,要全方位360度无死角都要清理到,且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力刷干净。
我顿了顿,说:其实,刷马桶跟做事是一样的。首先,我们要明白我的目的是什么,要做哪些内容,用什么办法去做,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比如老师让你背一篇课文,如果你只是单纯会背,问你这篇文章讲的什么?不知道,谁写的?不知道。你有什么收获?不知道。那么你背这篇文章就没有任何意义。
这跟你做数学题是一样的,你不能为了做题而做,你要弄清楚这道题你读懂吗,应该怎样做,有几种解法,哪一种更简单,遇到类似的题型会不会解,变通后的题型还能不能解,你要是能搞懂这些,那么你做一道题顶十道。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你要搞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而不是单纯为了做而做,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更要学会变通,举一反三。不管家务事,学习还是处理事情,你只要把一件事做透了,就会一通百通。
不要用身体上的假勤奋,来掩饰思想上的真懒惰。你偷个小懒没关系,但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并能够独自解决问题。
2
说完,我才恍然大悟,家务事里居然藏着大乾坤,能够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人,也必不是平庸之辈。
曾国藩曾说:【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可见,做家务这件小事,一点都不小,甚至还很大,关系到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的兴衰。曾国藩会这么看重家务有没有道理呢?
一个亲戚的孩子,独子,父母很是宠爱,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全部由大人包办。吃饭要人喂,不喂就不吃,都七八岁了,走远点的路还教大人背。有时候,母亲给他穿衣服的动作稍微慢了一点,这孩子就会发脾气,甚至恶语相加。
孩子成年后,上了大学,衣服攥成堆打包寄回家。毕业后,一年换了五六个工作,都干不长,好不容易结了婚,媳妇跑了,撇下一个两岁的儿子。他的父母提起儿子,忍不住抹泪。
现在,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读书,家务事全部包办,孩子十指不沾阳春水。没有参与家务和劳动,孩子体会不到一件事从无到有的乐趣和成就感。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的调查研究: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做家务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责任感都比较强。长大后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做家务,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学会承担、负责和付出。做家务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学问,教会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算成人,而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小事做起,从简入难,像攀山一样,一点一滴搭建起来的成就感,才是最真正的快乐。
如果我们不能庇护孩子一辈子,那就让孩子学会自立更生的能力,日后海阔天空,任他纵横驰骋。
3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小事情方显真知灼见,家务事里的教育不可小觑。聪明的父母都会跟孩子上做家务这堂课。
做家务,首先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和自理能力,其次,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方式,再次,让孩子学会“吃苦”,负责任,有担当,建立自信,这是精神层面上的教育。
那么家务要怎么做孩子才喜欢呢?首先,打扫卫生时,分工明确,全家参与。这样孩子会明白,原来每一个人都要做家务,而不是他一个人孤军奋战;
其次,要挑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做,比如我会让不满四岁的儿子整理玩具,扔垃圾,排放凳子等,让快十岁的女儿扫地,拖地,收拾床铺,整理书桌书包,洗自己的内裤袜子等;
再次,要养成习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家每周日下午搞卫生,女儿已经大了,所以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比如用完洗手池要清理干净,每天整理书桌书包,吃完饭要清理餐桌,并将自己的碗筷放进洗碗池里等。
最后,孩子做起来吃力时,大人要适时协助,鼓励并适当夸赞孩子,这样孩子会更乐意做家务;
靠山靠树,不如靠自己;爹有妈有,不如自己有;穷养富养,不如自己养。最好的教育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在柴米油盐里,在举手投足间,在润物细无声里,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