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旅途中我们会遇见很多形形色色的人,或携手同行,或半路失散,或擦肩而过,或惺惺相惜……
有的人认识许久,却住不进你的心里;有的人尽管只有几面之缘,却深深地影响着你,成为你前行道路上的一盏明灯——马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此次广州学习之旅,能结识马老师,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幸运。
初次接触马老师,缘于她的专题讲座《深情投入,静水流深——正面教育的理念和工具分享》,她将正面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实用小工具向我们娓娓道来,情真意切、毫无保留。
“爱与守护在路上,唯愿初心永不改”,她的教育情怀与对学生无私的爱,如清澈透亮的小溪般静静流淌,令人感动。
马老师在分享结束后,倡导我们老师要多看书,以行为影响孩子。要有储备的书单推荐给孩子,提升孩子的阅读品味。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她如是说。
走进马老师的课堂,一股书香之气扑面而来——
当天适逢“大雪”节气,马老师提前在黑板上板书了一首诗词:
大雪
千江雪,小寒山,
坐看粉粉寄浓淡,
落木在檐端,
岁暮風,过重关,
对饮萧萧知暖寒,
素履随逝川。
班上孩子一看到“素履”二字,脱口而出“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的诗句。
马老师带着孩子们领悟诗意:“凡是心所向往的地方,即便穿着草鞋也要前往。生命犹如逆行之旅,即便一叶扁舟也要向前起航。”诗句化用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中“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和《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一句。
随后,孩子们很自然地拿出笔记本,认真地做笔记,我有些讶异:马老师何以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做一些貌似与课堂无关的事?
接着,马老师带着孩子们进行听写,在临下课时,她推荐学生阅读梁实秋的《雅舍谈吃》、袁枚的《随园食单》、汪曾祺的《知味集:餐桌边的故事》,还让孩子们积累汪曾祺的一句经典语录:“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班上孩子很显然也是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的,几个男孩坐在座位上汇报自己读过的汪曾祺文集《万物有趣》《五味》,这让端坐在教室后面的我不觉汗颜:这些书,我不曾看过,甚至没听说过!
马老师课前在右边的黑板上板书“今日两件事:听写和负暄。”请恕我浅陋鄙薄,不知此词何意,待到马老师解释方知“负暄”就是晒太阳。
第一堂语文课完成听写任务,第二堂课,马老师邀请我和谈老师,领着孩子、带上书本,下楼走到操场上,席地而坐,一边沐浴冬日暖阳,一边尽享阅读之乐,甚是浪漫惬意!
马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孩子们在课堂上阅读、分享读书心得,甚至舍得“浪费”一节课时间晒太阳,这是我未曾做过的!
她说她从不让孩子机械抄写、大量刷题;她说她不甚在意学生当下的考试分数,看中的是孩子能“博学勤思、心性善良、思想自由”;她说她得跑在家长和孩子的前面去引领他们;她的班级理念是“阅读养心 运动强志”,一向致力于培养“心善、身健、行雅、自由”的人,让他们“轻逐梦想、飞扬人生、心怀家国、拥抱未来”。
马老师的真知灼见、字字箴言,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和催人奋发的力量。
拥有这样一位“眼里有光芒、心中有责任、手里有方法、脑中有智慧”的老师,是孩子和家长们的幸运!
能结识这样一位“冬来温雪,夏来赏荷,春煮清茶,秋着布衣”的知性优雅、恬淡如菊的良师益友,亦是我的幸运!
之前的我太浮躁,那就让心静下来,多看看书,修身养性;以前我对孩子太急躁,那就放慢脚步等一等,多一点温情,多一点尊重,也许我能做得更好!
我想,若干年后,当我回首这段广州学习之旅,仍然会看到马老师为我点亮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