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雪山,我云自来 —— 梦萦千里川西行记(四)

千里川西行之四:高山之巅的箴言

        29日清晨,5点半不到,我们先后醒来,简单洗漱后,在薄雾朦胧中我们驱车赶往既定的行程。

图 康定雅拉河晨曦风景(PhotoBy Ming)

          按照计划,我们今天要途径新都桥、沿318国道跨越好几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至理塘,最后抵达寄宿地稻城。这一路据说驱车行走大概要12小时。

         曾经坐过无数次长途,这一次,竟然为之着迷。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山路旖旎,天高云淡、清净悠远,我沉浸在车窗外的世界里,找不到出口。

           一幅几百公里的美卷划过车窗,定格在记忆深处。站在4400多米折多山口,我们没有看到大雪,穷其目远,展露在我们眼前的那是雄踞在3500米-4500米的高原草甸和峡谷,是远处无尽连绵的碧蓝。

图 折多山风景(PhotoBy 风过长林)

        草甸是巨大的毡毯,散落的成群的牦牛如同嵌在毡毯上织锦图案,斑斑点点。路边偶尔有些画着图腾的藏式房屋,藏民的眼睛中泛着高原的阳光,灿烂的阳光中泛着清新的蓝。

图 折多山风景(PhotoBy Ming)

        在折多山高山路边,Ming用镜头捕捉到了一位年事已高的喇嘛正在远望群山,驻足休憩时微笑着面对路人的场景。他来这么高的山顶来做些什么?我们无从知晓。难道是转山?

        纵性独往,兴怀高蹈,“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虽一人却可包举宇内、总揽天地。也许人生本就是一场精神的远足,走向人和自然的相依相存,走向那理想的天国,那精神止泊的地方,为了回应一个遥远的召唤!

       在我看来,藏传佛教的“转山”和儒家的“山林之志”,都要的是人和自然的亲和。儒家非常强调人与世界的亲和感,认为最高的人格境界,那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象,自由、从容、上下与天地同流,一山一水慰我意,一草一木驻我心。

        车辙被遗忘在绿色原野,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也遗忘在未知的时空里了……

        一路盘旋,汽车驶进新都桥。进了新都桥,我们已经开始深入到甘孜藏族自治区康藏的雪域花园。

        碧蓝如洗的天空下,鹅黄色宽阔的牦牛坪草甸,被秋霜染黄的原始森林,潺潺流动的山泉。

图 新都桥风景(PhotoBy 风过长林)

        新都桥的藏居是异常美丽的,小庭院落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姹紫嫣红,夺人眼目。

图 新都桥野花(PhotoBy Ming)

       藏居独特的建筑样式,绚烂与厚重,沉稳与古拙,建筑装饰彩绘斑斓、流光溢彩、富丽堂皇,和一路雪域高原寂静的壮丽山谷的自然景观浑然一体。

图 新都桥民居风景(PhotoBy 风过长林)

         新都桥的青杨林,熠熠着秋日的阳光,那么多层次的黄色:鹅黄、绿黄、翠黄、浅黄、淡黄、嫩黄……参差在一起,融合在一起,绵亘至远方。

图 新都桥一带青杨林风景(PhotoBy 风过长林)

       考虑到返程还会途径这里,我们没有在新都桥太多的停留,未知还有更美丽的风景在前方。在新都桥简单早餐之后,沿着318国道,我们驱车一路向理塘方向奔去。

      一路海拔不断的提升,一路十八盘。那一段318路段早已被高原雪水浸噬损坏得厉害,一路坑坑洼洼,泥石错杂,颠簸不堪。我和包子换着小心驾驶,一路盘旋翻越了4412米的高尔寺山、4659米的剪子弯山和4718米的卡子拉山。

        在这美丽的青藏高原,如果没有带给人难受的高原反应,那么我们可以欣然静静的观赏她慷慨赠送的一幅本应只有天上才有的画卷。

       这样的画卷,不知该用怎样的颜料去绘制,一定没有松油的粗糙,亦不是炭粉的铿锵,它有的是汉隶走墨的俊秀,它有的是渲染了氤氲的柔美。

        这样的画卷,署名的是上天的文字,“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至高无上,蕴藏了宇宙中的超能力、大智慧和慈悲本心,看这样的画卷只需凝神遐想,妙悟自然。

图 卡子山一路风景(PhotoBy 风过长林)

        看到几个放牧的藏族姑娘围坐在草甸之上,那泛红的脸是一种热情,那质朴的眼是一种简单。

       在那雪域高原广袤的天地里,这里没有城市间绮缟粉黛的漠然神情,没有街巷中庸碌疲惫的迷惘身影,这里的人,从来没有过多奢求,他们的生活只要有阳光,有热情,有欢笑,他们便足以快乐的活着。

       翻过卡子拉山,上行至顶,回转山前,豁然开朗。远山呈剪影,前面一片平展的开阔地,居高临下,仿佛是看着整个康藏的版图。路边几个自驾的游客不断的摆弄着镜头,欲尽收藏那片青天草野。

图 理塘全景(PhotoBy 风过长林)

        随车行,渐现开阔地上城镇的全貌,斑斑点点是藏民的帐篷和房屋,似乎一种沸腾喧闹的气氛沁染着山隙草间。极目张望间,一个高高路牌跨过头顶,上写“世界高城”,此刻我们已踏入理塘界地。

        我看到了在山路高点拍照游客对着留影的朋友说:“你仰起头,说吧,4000米处,我在那里!”,那言语间已然掩藏不住心情的激荡,让我也深受感染,整个心也随着下午的阳光跳跃在这沁心的蓝绿之中。

        我被这样的气氛感染,也有些恋恋不舍了,还好,前方还有美丽的稻城,我们必须继续前行。

        理塘距稻城已不远,只隔一座海子山,据说这海子山上,海子散布,几千个海子如散落的星宇,不知是不是每每有仙子路经此处,都被川西雪域高原绝世的清丽美景所吸引,倏忽间打碎了玉镜,留下了这上千的镜光碎海。

       路开始颠簸,Ming和Vila开始有了高原反应,我只顾着向窗外寻寻觅觅,丝毫不觉头脑微微胀痛。

        看到了这高地之上却有很多白色卵石,间或有些碎海孤水,渐渐的,从蓝天绿野的壮丽雄浑又转到了田园小溪的静谧恬美。线条越发柔美,色彩越发温润,我知道这已经是稻城的地界了。

       直到亲眼看见稻城,才知道再美的相片也照不下她的温柔,再美的图画也绘不出她的宁谧。我折服于她恬然优雅的气质中,直到车停稻城寄宿的卓玛客栈,还浑然回味不来。

图 稻城全景(PhotoBy Ming)

       我虽然脑袋微微胀痛,不过还不算严重,Ming和Vila高反症状很明显。这高反就像是喝多了酒,有种醉醺醺的感觉,脸红且热,周围的事物似梦境。

       稻城一游,犹如梦境,方才有了顿悟,怪不得南来北往的游客走过稻城都有如梦境中登上天堂一般,原来这高反也是功不可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