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0年的第107篇文章
台上,有身怀绝技的高手,也会有初出茅庐的小白。谁是高手,谁是小白,在上台后的2分钟时间内,眼尖的学员就能看出你的底细。
在培训的江湖里,每年都会涌入诸多的新人,站在讲台前无所适从。看着前辈们在讲台上,妙口生花,金句连连,好生羡慕。什么时候,才能如同他们一般?
“深呼吸”,跨越心理障碍
在诸多影响课堂效果的因素中,首当其冲的是培训师本身的状态。上台前,紧张焦虑是许多培训新手都会有的情绪。换句大白话讲,就是“怂”了。
紧张焦虑,是一种原始的情绪,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自我调节,将其影响降到最低。
引发新手培训师焦虑情绪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怕出错”。不知道在哪一个环节会出错,出错了会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不知不觉中,就陷入自己的泥潭中,越怕出错越出错。
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
如果越是害怕出错,那么出错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怕什么来什么。”
想克服这样的情绪,首先需要把自己的心理重心,往事物好的方面倾斜,可以试着将“课程整体效果良好”想象成已达成的目标,把讲课的过程当成一条必经之路。
同时,不要将自己“框死”在此次课程效果的小目标内,尝试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职业生涯的长远目标上。用“延迟满足”来消除自己短期的不良情绪。
在授课过程中,如果紧张的情绪明显,培训师可以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程内容上,暂时停止“接收”学员的反应以及进行互动,待情绪调节过来,再恢复正常讲授状态。
对于新手培训师来说,在初上讲台之时,不必要制定太过于“完美”的目标与计划。适当降低目标,允许出自己小错,给自己充分的心理许可与暗示。
开场好,课程就成功了一半
拥有好的课程开场,课程就成功了一半。无论老手还是新手,准备一个好的开场都十分关键。好的开场能生动地介绍培训主题,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让学习者更好地投入课程中。每个培训师都有不同的开场方式,因个人风格而异。有几个误区,需要避免:
●盲目注重形式,忽略功能
“形式”是开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单调的开场会让学习者感到乏味,讲师自身的状态也得不到调整。但任何形式都要服从于内容,开场形式可以丰富多彩,以下“功能”却不能忽略:能否做好学习者管理?能否调整自己的状态?能否建立学习者与内容的连接?
●过分关注感性体验,忽略理性思考
开场的目的是让课程能有效地进行,最终让知识有效传递。人们接受一个事物容易从感性开始,但人们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却需要理性的思考。课程开场时运用故事、案例、游戏等多样的形式能很快抓住学习者的眼球,但需要引导学习者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探索。
●信息泛滥,指向模糊
开场要完成的任务有很多,包括引起学习者兴趣、介绍主题、管理学习者的状态等。这些任务很难通过一个环节全部实现,因此我们必须理解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否则,在开场部分输入大量的信息,会让学习者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者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一个好的课程开场必须解决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 吸引学习者的注意:
• 引发学习者的兴趣;
• 介绍课程的价值;
• 介绍课程的安排。
讲师按照这个基本思路来设计开场流程,并在课程操作过程中考虑学习者的真实反应,避免引起学习者误解或伤害学习者自尊心。将学习者的注意力逐渐从“场外”带到“内”,从“场内”引导到“课堂内容”的学习,学员才更容易进入投入状态。
把控节奏,90-20-8法则
想把控课堂节奏并不容易,培训场老手们自有一套方法论。而对于培训新手们来说,想要把控好课堂节奏更加困难。在自己的方法论还未形成之前,不妨尝试运用一下现成的方法技巧。
如何给教学内容分配时间?顶级培训大师创始人鲍勃·派克在《重构学习体验》一书中提出了90-20-8法则:
90-20-8法则被誉为“黄金法则”,鲍勃·派克的团队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一个人能够保持认真状态且能理解消化课程内容的持续时间为90分钟,其中高度集中注意力听课的时间只有20分钟。同时,每过8分钟就需要组织学员开展课堂讨论,让他们参与其中,吸引学员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根据90-20-8法则,培训师可以进行很多的灵活运用:例如一个大章节的授课时间设置在90分钟内。在课程讲授中,每20分钟左右可进行短暂的休息时间或者切换一下风格,放缓节奏,让学员的精神松弛下来,以便在下一环节再次进入最佳状态。同时在每8分钟左右,抛出一些课程相关的话题,可以用互动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进行。
用好的工具与方法“铺路”,假以时日,所谓新手们,也会成为培训场上独当一面的“老手”。
本文引自AACTP公众号《【给新手】上台前,你“怂”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