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有幸与几位国内油气行业内几位知名专家小聚,针对长期低油价的严峻形势下业内人士的个人发展问题探讨较多,感触很深,获益良多。虽文笔不佳,但仍勉强记之,以为日日之勉励!
1.走或者留,是个围城
近年来,油气行业极不景气,身处第一线感觉寒意深深。特别是身处臃肿大国企,面对人浮于事,面对收入剧降,面对平均主义,面对新能源冲击,前途渺茫,内心甚是无力。于是,不断地听到,看到和遇到一个个业内精英,愤而出走。说实话,我也甚是彷徨,走还是留,一直在思考。不可避免,大家也探讨到了这个问题。两位外企的老兄说,央企,其实是一个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是看到了外面的收入;而外面的人想进来,是看到了里面的安逸。几位老兄建议:不管何种选择,都是以符合自己的性格,工作习惯,个人特长和阶段需要为主。但千万不要把外企、私企想象的那么美好。外国(私人)老板绝对以最大限度榨取个人价值为唯一准则,而且外企的秩序感和办公室政治可能更加严重,必须服从你的直接上级,否则只有走路一条。低油价以来,各大外企在国内裁人均一半左右,比国企要严峻的多。
2.用足平台,实现价值最大化
不管在哪里,都要充分用足自己的平台,实现公司利益和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其间,大家聊起了几位国内知名的专家,有能源行业,有地产行业,有的距离我较远,只能在电视、网络上面见到;有的就是我身边的同事,明天共同上下班。大家讨论的,不是他们的专业水准,其实他们不在一线,对行业的认识,肯定没有第一线的参与者理解深刻或到位,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充分利用自己所在的平台,敢说而且坚持的说。长期下来,不管是对的或者错的,起码形成了一种观点,然后就引起了关注,然后提高了个人的知名度。如大家提到的地产界某位专家,十年来从没有说对过,但现在仍然是国内不可忽视的地产行业专家。几位老兄给的建议是:第一,可以不对,但必须有自己的观点;第二,尽可能的利用好自己现有的平台,最大化利用好现有平台。第三,所有发声维护好自己的平台,吃人饭就要为人考虑,让人看到你的“忠心”。
3.勤奋是唯一的选择
至于如何利用好平台,那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努力。席间并没有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但有几点值得学习:第一,多多和同行交流,不要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在碰撞中才会迸溅出思想的火花;第二,勤奋是唯一选择,想到就要去做,还需要坚持去做,国内某大咖名声在外,但仍保持每周在不同刊物上三篇文章,其勤奋其高产令人学习;其三,是要有自己的方法论和知识体系,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以上就是最近的一些感受,记下来以为自勉,分享给大家也是为了共同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