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人类若要发展成农业生产聚集社会,人类生存的必要因素缺一不可。生存所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肉类、脂肪以及纤维素;出行所需的牵引和运输;耕地所需的拉力缺一不可。事实上地球上最早的农业生产集约基地——新月沃地(欧洲西部)所处的环境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加利福利亚、澳大利亚及北美一些地区都处于类似的气候地带,那为什么唯独新月地区变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集约型粮食基地?其他几个地方则是一直处于狩猎采集中,直至现代才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002
新月沃地最先成为农业生产基地,气候绝对是首要因素,它位于地中海气候地带且变化多端,为植物的多样化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环境。其次生长在该地区的野生植物祖先不仅繁茂高产且自花传粉的比例特别高,人们大概投入一卡热量的活动,就可以获得50大卡的能量。最后该地区本身进行狩猎采集活动就很少并且存在大量可供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于是该地区有了独天得厚的优势来发展农业生产活动。谷类植物和豆类植物为人类提供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亚麻则提供油;动物不仅提供可供人类食用的肉类和脂肪,而且可以牵引运输辅助人们进行农业活动,这样新月沃地就拥有人类发展社会所有的基本因素。
003
很多人认为新大陆之所以发展不出农业生产活动社会,本地人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根据现代人种生物学的研究,新大陆从事狩猎采集的人们拥有极其丰富的野生植物知识,在一些地区他们对蘑菇就有200多个专有名词;事实表明,早期的人们都是有意识地去栽培植物,他们对植物的特性非常清楚。然而,在美洲、澳大利亚及非洲等地区,没有可供驯化的谷类和豆类植物以及大型哺乳动物,这就会造成人类蛋白质的缺失,从而从根本上就发现不出集约型粮食生产。
004
世界上可供驯化的14种大型哺乳动物,欧亚大陆有13种,南美洲有一种,北美、澳大利亚、非洲则一个都没有,并且最重要的5种全部在欧亚大陆:猪,牛,绵羊,山羊以及马。虽然在上述地区存在着可供驯化的候补大型哺乳动物多大40多种,但是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的不幸。其他大陆上40多种候补大型哺乳动物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被人类驯化。不只是我们祖先对其毫无办法,现代人类依然对其一筹莫展,因为直至现在我们驯化的动物依然是14种。能够导致哺乳动物不能被人类驯化的原因有很多:性情凶险的程度、有无群族领袖、交配的方式、生长速度、容易受惊的倾向以及是否是食草动物,以上六种原因任何一种的不满足,都会导致候补的哺乳动物不能被人类驯化。正如圣马太说的那样:被传唤者很多,而被选中者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