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城板桥店镇南两里处,有一座山叫做喜山,在喜山的左侧有一个山坳,叫做“猴子洼",当地的人之所以给它起了这么一个名字,是因为在那个地方有一块一米多高的长石,其形状很像一只猴子。据说那块石头在1949年以前,还被本地的一些人称之为“石猴爷”叩拜过。
但这块过去被人们像神一样跪拜过的石头,在1949年以后逐渐被人们所淡忘、抛弃,人们的思想从愚昧迷信向科学观念转变。
几天前我回了趟老家,和儿时的伙伴在一起叙旧,聊到了石猴爷,于是就心血来潮地想再去看一看它。
时隔近29年,我再次来到了石猴爷的存身之地,那块石头依然还是当年那个样子,四周野草丛生,寂静而荒凉。
这次我是以一个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这块石头的,并掏出手机来给它拍照。
我忽然有了一个惊讶的发现:如果单凭直觉去看这块石头,它只是在体形上跟猴子极像,但从拍摄的效果来看,却是另一种景象,不仅看到石猴的肢体和轮廓凸凹分明,而且五官及面部表情似乎也隐约可见、栩栩如生。
我想这块名不见经传的石头,如果能被哪个石雕爱好者遇上的话,只需稍作点缀,一个活灵活现的石猴艺术品就会诞生了。
(本文作者我的父亲:郭中华(湖北省襄阳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汉水》《襄阳晚报》《襄阳日报》《速读》《楚天都市报》《农村新报》《精神文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