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句话描述课程开发目标
假设你在电梯遇到了你一直想见但从未见到过的大客户,想把公司的产品介绍给对方,但是给你的时间只有30秒,因为客户到楼就下。若你不能在很短的时间,介绍清楚你的产品,那你将失去这个订单。
这是著名的“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30秒内把事情说完整,也让听者在30秒内能听明白。
同样,当你上级问你,你这套课程开发的目标是什么呢?你会怎么回答?大多数人可能开始长篇大论,没有方向的讲个不停了,这只能让别人更加迷糊,不知所云。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可以采用该句式进行描述:解决(谁),在(什么情景和场景下),(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结果)。
举2例:
1、解决全体员工,在用ppt做汇报时,出现的汇报逻辑不清,整体混乱、数据说服无力的问题,达到1小时内能够制作出逻辑清晰、整体美观、数据表达有力的ppt报告的结果。
2、解决新上任的基层管理者,在管理团队资深老员工时,发生的不服从工作安排、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不遵守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的问题,达到能够运用恰当的管理方式实现共赢沟通的结果。
这个句式,可以最快的让老板知道你的开发目标, 让学员知道“我能收获什么”。
2、课程命名的ABC三要素
一个课程名称由A、B、C三个要素组成,分别是对象(Audience)、收益(Benefit)、内容(Content)。
对象Audience:学员是否有兴趣听一门课程,要考虑的第一要素是:和我有关系吗?心理学有一个”鸡尾酒会效应“,在嘈杂的酒会环境中,有人突然叫他的名字,他能立刻听到,在心理上能「屏蔽」其他所有声音。运用到取名字上,可把学习对象的名字包含到课程命名中,如:终端导购员销售技能提升。
收益Benefit:这门课程对于学员有怎样的价值和好处?在课程名称中加入“赢”、“成功”、“高效能”、“高绩效”等价值感强的词语,会更直接的体现课程对学员的收益。例如:”赢在执行“、”打造高绩效团队“、”每天10分钟让你学会……“等。
内容Content:内容是课程名称中必备的要素,它让学员清楚地知道这门课会讲什么?在内容描述时使用数字量化,会增强学员的记忆从而扩大学习效果,如;”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六顶思维帽”;也可以在课程名称上直接体现课程内容,例如:“目标管理与计划制定”、“向上沟通”等。
采用A+B+C命名法,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命名方法。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职业化员工五项修炼,新销售完美异议处理。
3、三个维度验证课程命名
准确:课程名称要能准确体现出课程内容或核心观点。
价值:成年人认为的价值分2种,即”趋利“与”避害“。对自己有好处的课程叫做”趋利“,例如,”“高效能时间管理”。能够避免自身受伤害的课程叫做“避害”例如:“企业的7种死法”。
亮点:与同类课程之前的差异性或特色。如今网络资讯丰富,类同的课程很多,若没有体现出你的亮点,恐怕很难引起大家的兴趣。
课程名字取的好不好,可以用这3个维度去对照。看其是否准确、是否有价值、是否包含亮点?
以上,就是关于课程命名的相关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