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产后抑郁的那些事儿
题记:那些不能将我杀死的,必将使我更加强大
“姐姐,当妈妈对女人又是一次成长吧,要学会处理各种情绪”
“最近晚上宝宝从10点哭闹到1点多,歇息底里,然后我夜夜睡不好,内心崩溃。只有月嫂和婆婆在,他哭闹完我回隔壁房间对着天花板狂哭。。。”
“月子里就经常质疑自己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和他结婚,这正常不?”
前些天,认识了十年的闺蜜妹子给我发来微信,一晃眼,记忆中那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竟然也面临当妈妈的苦恼与磨练了。
我给妹子回了信息:“亲爱的,太理解了。你这状态太正常不过了。生娃后分分钟都是这样的念头,而且,过来人的经验是,不止是月子里会有,这是一场持久战,哈哈……”
看着她给我发的微信内容,不禁哑然失笑。仿佛看到两年前的自己。那个时候,我也时刻被这些念头困扰着,初为人母的感受远非别人口中的甜蜜、自豪或欣喜,反而更多的是对新生命的不知所措、对自己价值和身份的质疑、对婚姻和“猪队友”的失望、对代际观念鸿沟的无力,让我们神经备受刺激的不仅是夜夜无眠,更是无眠之际却躺在一旁酣然入睡的枕边人。
而受到这些困扰的,不仅仅是我们一个,两个少数。身边诸多当了“奶妈”的“失足女青年”都曾吐槽生完娃之后经历的那些灰暗生活。事实上,不管你平日里就是般多愁善感的忧郁型,还是乐观积极的开朗型;无论你是豪情万丈的女强人,亦或是胸无大志的小女人,产后都有可能面临抑郁之神的眷顾。所以,如果你正在经历这个痛苦的阶段,不要轻易批判自己,不要觉得自己是作,是矫情,恰恰相反,这是人之常情。如果身边有家人或朋友不同意我的看法,那下面我们就正经的来摆数据,讲道理。
产后抑郁到底si不si作?
产后抑郁不是病,发作起来要人命。
生完宝宝,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产后生活对几乎所有新手妈妈而言都是一段有压力的经历。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会同时体验到积极和消极情绪。那么,当我们体验到长时间的消极情绪时,我们就要分清楚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产后抑郁其实是一个广义统称,通常分为两种:“产后沮丧”和“产后抑郁”。
产后沮丧,在歪果人的专有名词中,叫做baby blue,意思是由于宝宝带来的忧郁,大约有80%的新妈妈在产后会出现莫名的焦虑和抑郁。它其实是一种产后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而不是一种疾病。这是它的特点是:发病时间短,病情轻,持续时间短、早。虽然新手妈妈可能总是会产生类似哭泣,怀疑,伤心等负面情绪,但是大部分时间里,还是能享受成为一个母亲,可以从中体会到快乐。所以,假如你是属于这个类型的新手妈妈,你要有信心,你目前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正常的,而且不只是你一个人在经受这种折磨,还有许许多多的姐妹们活得跟你同样糟心,但是,放心,这样灰暗的日子终将会过去。
But,产后抑郁呢,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产后抑郁症,简称PPD(Postpatum Depression),则是一种女性精神障碍,它的特点是发病时间晚,病症重,持续时间长。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
因此,妈妈们既无须谈虎色变,因为生完宝宝后无法一直处于伟大母亲的光环之下,保持伟岸之躯而大惊失色,觉得深陷泥潭,也不能过于大意,遇到严重的问题应该及时解决处理,不能一直憋着闷着,最终酿成大病。
(终于把导入部分写完了。明天接着写病因、分析、影响、对策。感觉是个大工程啊,晕倒,是不是得写成一个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