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因为吃虾要不要剥皮,或者说是否要帮助小朋友(6岁)剥虾皮,大家争论起来,与其说争论,不如说单方面的批评。
爸爸执意认为6岁也不小了,自己可以剥虾皮了,既然要吃就自己剥,要么就别吃。
小满也不置可否,不吃就不吃呗,过年这几天,每天的零食都吃饱了呢,正好乐得不吃饭。
婆婆很着急,“这虾这么贵,大家都不吃,太浪费了!”
爷爷郑重其事地讲了一个关于懒人的故事:“这是全中国最懒的人,一个年轻人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吃饭都需要父母喂,结果,父母死了,邻居见他可怜,给他把饭送到门口,可是啊,这年轻人连碰都没碰一下饭,活活饿死了。”
婆婆也说,"你爸6岁的时候已经可以帮忙砍菜帮忙干活了呢,你们现在·····,还有村子里那谁谁家的小孩,3岁的时候就独自煮饭了,她的父亲也是大胆,3岁的小孩子就把她一个人留在家......"
我终于忍不住了:“这······从父母的角度来说,把一个3岁的小孩独自留在家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呀,即使考虑到农村条件有限,父母迫不得已,留下一个3岁的小孩在家,这难道不是很凄惨很可怜吗?怎么还讲出了一种励志的感觉,是觉得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吗?“
大家终于不吭声了。
小满二妈说,”对于一个小的孩子,过早的承担起家庭的重任,过早的失去了童年,对小孩的心理其实并不好,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是早当家对这个孩子来说并没有多少好处,他失去了用来学习和成长的时间,过早的用于应对生活的艰辛,其实对他长远的人生来说并不好。“
”我其实很担心,以后有了小孩,我会过分的溺爱他,因为我总感觉自己的童年中有很多遗憾,我不期望我的孩子会有我小时候的遗憾,我担心,我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什么都去满足他。“
”那倒也不必过分担心,因为你有这样的意识,就会适当的控制。“
“他们才是最幸福的了,想想我们小时候····”,小满二妈用下巴指一下小满和他妹妹。
“那确实是没法比,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条件,但是我们小时候至少比我们父母好出很多倍了,他们那时候温饱都成问题······,不过,至少让我们欣慰地是,一代比一代好,生活总体是越来越好的!”
突然想起曾经知乎上有一个段子,一个母亲问网友,自己的孩子每天花两个小时坐公交车去上学,说孩子没吃过什么苦,问怎么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高赞网友回答:你的孩子没有生在富贵人家,也没有慈爱智慧的父母,以后吃苦的机会有的是,有必要故意制造挫折么?
虽然是个段子,但是也反映了很多老一代中国式父母的心态,好像小孩子不经历一点苦难,就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一样。
他们甚至常常站在新时代新生活的中央,呼唤苦难,觉得唯有苦难,方能显现出自己精神可嘉。
岂不知人生之中,但凡是要想做点事情,甚至说只要是活着,一定是要经历一番吃苦的,刻意去制造苦难就大没有必要了。
余华在《活着》里的一段话: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赞美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甚至,我们很多人会把一些事情自然的和苦和难联系在一起。包括我们从小到大都熟悉的那句话:
“书中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自己也曾觉得这个没什么问题呀,想想读书时,也会有很多大人说,读书也是很辛苦的(当然,家人心疼孩子觉得苦是人之常情,但是自己也要是觉得苦就大没必要了,出了学校,现实生活的苦和难才刚刚开始)。
直到看到杨振宁改的那句:“学海无涯乐做舟”,才慢慢悟到真正要做学问,要在一个领域深入下去,只有用乐趣做牵引才能走得更远。
要知道,课本上所有的人物,都是在自己领域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生命的,他们感受到的可不是苦,而是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的兴奋和激动。
所以,生活中很多事,不是说必须要苦哈哈地咬着牙坚持才能做好,也可能是乐乐呵呵,认认真真就能解决的。
不要总是觉得,非得摆出一副应对苦难的姿态才能把生活过好,没这个必要嘛!
让苦难归于苦难,而不是认为唯有经历苦难,我们才能如何如何,并且觉得经历了苦难的人是如何励志,其实,那只是迫不得已。
王朔曾说:“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作励志故事愚弄底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