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度过住院的日子
《别让医院蒙了你》 作者:富家孝(日本)
解读 福往福来
2021年2月2日,女演员高溜微博发文,讲述自己的鼻子整形后,不但没有变美,而且还出现了排异,发炎甚至坏死等症状。
事后,她查看医院的相关资料,才发现该医院的医疗美容门诊并没有肋骨鼻手术的资质。
"屋漏偏逢连夜雨",选错医院,选错医生,导致自己整容失败,已让高溜心情跌至冰点,接下来却还要面对失去工作,支付单位高额违约金的赔偿责任,这让高溜万念俱灰,数次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由此可见,就错医造成医疗事故,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是多么严重。
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没病找病的整容失败案例,2013年保监会发布的81号文件公布了我国第一张重大疾病发生率表,总结出人这一生患重疾的概率接近72.18%,其实不论男女,发生在自己身上,生病就医的概率就是百分之百。
也就是说,在人一生的经历过程中,没有不生病的,那么当疾病来临时,我们该怎样就医呢?
《别让医院蒙了你》是一本关于日本医疗现状的书,作者富家孝,出身日本知名医生家族,他毕业于东京慈惠医科大学,曾任私人诊所的医生,早稻田大学的讲师等职位。
富家孝现为体协公认的运动医生,新日本职业摔跤委员会主化等职,著有《医生希望秘密治疗的疾病行情》,《性命攸关的医生选择》等58本书籍。
作者在《别让医院蒙了你》一书中,用犀利的文字和大量的数据分析了医院,医生和医患关系存在的各种问题,对日本持续增长的医疗事故数量,提出批评,同时,也为患者怎样就医,给予了很多好的建议,提醒我们,医院也有自己的套路,我们大家要学会做个聪明的患者。
本书的中文版问世以来,得到许多读者的青睐,媒体积极评价,说这是一本用良心和良知写成的书。
现在,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了解一下,去医院就医时,怎样做一个聪明的患者。
一 医院有等级划分,选择医院要动脑子
医院既是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也是为健康人比如:孕妇、产妇,新生儿或来体检的人群提供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
小时候,家里穷,生病吋,很少去医院,也不知道医院还有好坏之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更注重生病后的就医问题。
生病去好医院,找好医生成了与我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话题。
我们都有去过医院的经历,或者是自己生病,或者是陪同家人,亦或是探望亲戚朋友。
而说到就医,大家一般不会去选择小医院,担心治不好自己的病,去大医院又怕没有熟悉的人,所以会考虑距离家近的医院,朋友介绍的医院,像女演员高溜也是听了朋友介绍选择了医院,却造成整容失败的不幸遭遇。
以上这些,都不是选择医院的正确方法,哪所医院周围也有住户,拐弯抹角,谁也有在某所医院工作的亲朋好友。
2020年10月,随着临朐县朐山医院清算小组的一纸公告,把临朐县朐山医院蒙了十多年的遮羞布撕开一个大口子。
早在一年前,朐山医院第一次未按约定支付债权人利息的时候,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就知道医院财务状况出了问题,但是没有人相信,医院也会垮台。
那时,眼见的医院收支越来越不平衡,好医生和有经验的护士开始纷纷跳槽,工作人员数量也频频下降,只留下一帮没有经验的小年轻,但家距医院近的患者还是会选择来就医,这样就很危险,要知道,有的病是有最佳治疗时间的。
虽然胊山医院发动医护人员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打电话,索取身份证号和医保卡号,不用本人到场,求医抓药问题就签约了该医院,但医院病人数量仍然持续下降。
其实,动动脑子,认真想想,有哪个医院是主动给健康人打电话的,这本身就说明医院内部出现了问题,为了拉拢病号,而作的一项于事无补的方法罢了。
像这种资不抵债,签约病人靠医院人员拉动亲朋好友,而且治疗病人的数量与医院的规模严重不符的医院,迟早是要倒闭的。
有的医院里,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时,头不抬,眼不睁,一副待理不理的样子,大家在就医时,尽量避开态度差的医生所在的医院,我们花钱是来治病的,不是来找气生的。
还有的医生上班迟到,患者在就诊室外等半天了,还没见到他的人影,像这种不自律的医生,没有尊重工作的态度,也没有尊重患者的善心,我们要远离。
正规医院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用心查一下。
与医生水平都很高、诊疗程序规范、就诊人数多的各大学附属医院相比,市级医院不算拥挤,医生源也有保障,很少出现拒诊的现象。
当然,对于一个普通病人来说,是不可能知道医院的财务状况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医院前,搜网站,多打听。医院的等级,治病的案例,医生的教育背景、职称资历等,网站都有相关介绍。
患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做理智的选择。
二 治疗疾病,安全性是首要前提
选好了医院和医生,再谈淡治病的问题。
针对一些疾病,尤其是外科,像骨折,错位,肌肉拉伤之类,医生会提出尽快手术的建议,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定要多问几家医院的意见。如果一定要手术,就要寻找那些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必竞,手术期间的安全性是首要前提。
好的主刀医生在科室坐诊的时间很少,有的医生一周仅有半天时间坐诊,其余工作时间都在手术室里,这样的医生,不仅会耐心倾听患者讲述病情,更能准确补充患者讲述过程中漏掉的细节,手术经验定会相当丰富。
相反,有些头衔很高的主治大夫会讲一些医院设备如何先进,自己又写了那方面论文之类,却很少提做过手术的病例,要知道,医生的主刀技术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患者至关重要。
如果医生举不出曾经做过手术的患者的信息,说明医院在这一项目上没有什么经验,患者就要小心谨慎。
好的医院在急症病人的接诊上,也是步步小心。尤其是对那些处置困难的患者,医院担心治愈希望不大,会给医院带来医疗诉讼上的风险,便会以各种理由做出拒绝接受的"违心"的决定。
这其中有医院自身的能力问题,担心家属医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有时候,患者的病情不适合转入别的医院,为防备医疗上有什么过失,患者或家属就要记录病例,千万不要嫌麻烦。
假设遇到医疗纠纷,不要冲动,医闹是很愚蠢的,在法律法规的天平下,医闹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大家还记得2017年6月15日发生在山东恵民县人民医院李庄院区的医闹事件吗?
患者在该院手术治疗后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患者还是不幸离世。
患者亲属悲痛之余,质疑医院给患者处置疾病的过程出现了问题,于是用一辆大卡车将医院门口堵住,参与医闹的人员在医院设置灵堂,摆放花圈,在重症监护室焚烧纸钱。
次日,院方与患者家属沟通时,有人竟然站上了桌子,与院方调解人员发生冲突,致使数名医护人员受伤,副院长被打。
这次医闹事件,参与的医闹人员近300人,严重扰乱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在社会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后来,经恵民县公安局立案调查,逮捕了三人,后取保候审三人,对惠民县有关部门领导分别做出了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和撤职的决定,事件才得以平息。
由此,我们要从中学会,在就医过程中记录每次的病例,这个有力的证据可以帮助我们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治好了病,出院结账也要仔细核对帐单。
医疗费的出具是没有明细的,如果对治疗收费的数目有疑惑,你可以要求院方出具诊疗收费的明细数据。
当然,明细收据上的花费项目多为医疗专业词汇,不像去超市购物的小票让我们一看就懂,
不明白的收费项目,可以问大夫。
三 就医有"套路"
仔细想一想,只要动动脑子,选择医院就诊治疗的过程也不难,如果想让这个过程更加"美好",还有一事是要注意的,那就是给医生送红包。
医生收红包,这在各级医院都是不争的事实,别让挂在医院墙上"拒绝红包"的温暖标语闪了眼皮,这恰恰是从另一个角度提醒了你。
其实,在合适时机送红包,不仅仅是医生收,那些科室主任,麻醉师,护士长亦都通吃。
有的医院,医生只给病人开个方子,来红包也不拒了。
没办法,生命与红包哪个重要?红包有价,生命无价,送还是不送,自己说了算。
这是患者和医生之间微妙的利益关系,患者花钱买命,医生收钱尽力,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医生不收,患者反而对自己的治疗过程不踏实,医生收了,惠者的心病也好一半了。
总的说来,在我们的身体出现疾病,需要就医的时候,医院确实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健康。
当然,有些病是不用去医院的,但是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又不能根治,像血压高,糖尿病等,这类患者要靠长期服药来控制。
有的患者总以为特效药的效果比常规药好,而实际上,有的特效药只是把以前的常规药换了名字和包装,夸大疗效,高价卖给消费者而已,所以,有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建议用常规药,花高价买到的未必是高疗效。
在疾病面前,我们忽然发现,原来生命如此重要,而我们的内心是何等脆弱,那种对疾病的无知,和对死亡的恐惧,像着了魔火一样,不惜花钱盲目投医寻药。
要理智花钱,谁的钱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命到底有多贵,医院会给你答案,所以,要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完美的系统,有很强的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掌握这种能力对我们的身体至关重要,大家平常注意养生保健,合理饮食,加强锻炼,70%一80%的常见病是不用去医院的。
在古代,药行大门两边贴的对联是: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病。"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医的高尚品德, 正所谓医者仁心。
现在,大家深有同感的却是作品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那句:毒不过黄锋针,狠不过郎中心。
都说生命无价,健康无价,不全对,表现在医院里,生命和健康都有价,而且一点也不便宜。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亲人的关怀,犹如良药,可以治愈我们受伤的伤口,是我们倍加珍惜的。
当然,必须明白,是自己创造了身体的每一个"疾病",这怨不得医院。
观念决定方向,愿大家遇到事情,都有宽阔的胸襟,健康长寿过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