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今天是我搭档的生日,也是他作为程序猿工作一周年的日子,所以特别邀请搭档写了这一篇工作上的感悟。在我看来他一直是一个细致严谨又专注的人,逻辑能力特别强,这也是我为什么鼓励他转行做IT,而且在这篇文章也印证了这一点,即程序员确实需要极度的专注和极度的严谨。
总之,祝我的搭档生日快乐,希望他保持自己的特质,做一只快乐又厉害的大神~
以下为正文:
不吸取过去的教训,必定会犯同样的错误。--Santayana
18年年初毕业,正式工作,进入公司刚好一年。这一年很多错误刻骨铭心,今天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勉
谨慎:提前止损
工作中,很多自以为安全的微小改动,悄悄埋下了祸根,最终演变成你无法想象的样子扑面而来。
我自己犯过很多次错误,其中一次后果非常严重。首先我这个人有一点点强迫症,喜欢一切井然有序,无法容忍一个多余的字段或者一个不协调的数据存在。有一次看到数据库里有一个不协调的数据,感觉不规范,改了改,简单看了一下系统没什么影响。
结果一星期后用户投诉页面一个地方显示异常,直接投诉到我们总经理那,当时正是部门斗争比较严重的时候,我们组因此被狠狠批了一顿最后查找问题发现就是这个数据被我改了。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谨慎只是一种主观态度,但是这种态度是需要许多额外的行动和精力支撑的。因为短视地没有考虑长期的后果,偷懒不去付出,最初的小问题默默成长为一个大坑。
不在沉默中继续沉默,就在沉默中炸死你丫的。
如果当初没偷懒认真检查一遍总体流程,就不会有这样严重的后果,更大的损失。所以谨慎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必要的付出用小的代价规避大的风险。
聚焦:一天做好一件事
之前半年有一段时间,每天都很烦躁,明明要学要做的很多,一天下来却一事无成。半年下来进步很慢,反思了一下,原因在于,要做的太多但是能力和经验跟不上。
就好比做菜一个锅做10道菜,每个菜工序都很复杂,一会做做那个,一会炒炒这个,最后都忘了哪个菜到了哪部分?下一步是啥?
就像提到多线程,大家都会强调,线程的切换要付出巨大的代价,cpu计算能力有限,太多的线程反复切换只会造成资源的枯竭能实际用来做事的部分极少,这是一种策略错误导致的无意义的浪费。
后来我定了一个规矩,事不过三,每天早上想好今天要做的一件事儿或者两件事儿,努力做好。好比今天要搭搜索引擎,架构师突然过来跟我说你看看微服务,这个时候我会先问问急不急,啥时候用,不急我还按照原计划,急得话就换主题,搜索引擎放到之后研究,这样处理后每天工作的质量和深度都有所保证,大部分精力都真的用在了学习而不是思考之前干什么了,干到哪了的等等。
总结
不小心:
本质是偷懒,不愿意额外付出,给自己埋下了很多雷说不定哪天暴了炸伤了自己
伪高效:
本质是策略错误,不停的在工作中切换真正用于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反而减少,造成了脑力浪费与低效
谨慎:
承认谨慎是一种必要的付出提前止损
学会聚焦:
一天做好一件或两件事
365天,每天坚持写作之19/365,今天是公司年会,有专业化妆师化妆,有灯光和舞台,还有抽奖,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