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来到,在进入节气的15天内,江南的秋季之歌终结,进入霏霏初雪带寒风,天地闭塞,万物萧杀的冬季,冬天真的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雪,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个时候中国广大地区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此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三候闭塞成冬。”意思是说: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也就看不见了;又因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导致阴阳不交,天地不通,所以万物失去生机,而转入严寒的冬天。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农家而言,在小雪这个节气里,腌腊肉,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将一块块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猪肉。加以细盐、香料等反复搓揉入味,腌制一定时日后。或用烟熏,或以风干。此后便交付时间,自成一番风味。关于腌腊肉,一千个家庭有一千种风味。那独一的风味,是此前四季的犒劳。亦是下个四季的期许。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小雪这个节气,土家族的小院里,养了许久的年猪肥啦,择个吉日请来杀猪师傅,叮嘱其割些好肉,以备刨汤之宴。一翻忙碌之后,将新鲜的猪肉、内脏、蔬菜等,精巧烹饪。而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毛血旺。那时节,吃刨汤,定是要邀来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算是对他们上个年头关照的感谢,也是而后日子里守望相助的开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小雪节气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过特质石材凹槽冲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费力,但是做出来的糍粑香甜软糯,让人唇齿留香。用红糖拌糍粑,更有吉祥的寓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晒鱼干有四个重要环节,即:剖割、洗涤、盐腌和晒干。小雪前后的天气也为晒鱼干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源于海,晾于空,给小雪节气带来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美节美食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美景,小雪时节,南方的艳阳和北方的白雪世界,你更中意哪一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雪之后更是有希望的日子。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小雪的到来我们更能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因为靠近年末的日期,小雪的季节也是用来思念的。在这样一个多情而又充满希望的节气里,让我们静待花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方到小雪节气的时候已快要到深冬,人们开始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来抵御严寒。偶尔也会来场小雪,让每个人醒来的时候大吃一惊的看着这个银装素裹的世界然后再新奇的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人们似乎更喜欢让一场雪温暖整个冬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雪节气之后的北方开始了大幅度降温,不过在大广东,仍是一片花团锦簇,生机盎然,唐人张登的《小雪日戏题绝句》中,“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正是描述了这一现象。诗人认为,这是老天爷对岭南人的偏爱。希望每个人在南方的艳阳里都不是大雪纷飞,在北方的小雪中却能四季如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秋意尽,小雪初晴寒潮将临,冬味兴,冷冽凛凛暖衣出行。(来源:重庆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