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觉得这里的指甲油挺贵的。”
K:“多少钱啊?”
我“大概4刀吧!不过好的要10几刀。”
K:“那很正常啊!有什么可奇怪的!”
我:“……”
很简短且普通的对话,这是今天早上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和发生的对话,有时候我无法解释我和k的关系,因为一同出国,又或者相互谈过心,所以很“亲近”。然而像这样无疾而终的对话却经常发生,我一直不明白究竟我们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没有共同话题,还是实在谈不来?我承认我的话题起的并不好,可是闲聊究竟聊什么一直是个技术活,我知道不同的指甲油价格不同,我也做过70多甚至上百的美甲!我只是希望能够起一个话题,让气氛不是那么尴尬而已,却永远也接不下来。
仔细想一想,生活中似乎常有这样的事,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同,理解的世界不同,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能理解对方的话题。可是如何回应一个话题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真正的社交场合上,我们绝对不能把天聊死。即使不感兴趣,或是和自己无关的话题,有时也是要接几句话的,比如同事老公刚刚给买的新裙子,一定要夸一夸真漂亮,也许这不是那么好看,可是我们总是要在礼节上作全。原来,我也曾觉得和同学,同辈人之间不需要顾忌什么。如果一直不能养成说话的习惯,很容易在重要场合说错了话。
会说话真的是一门艺术,我不认为这是修养或者别的方面的问题,我们只是应该学会如何开始和结束一个话题。开始一个话题很难,要保证大家都能参与进去,比如在男士较多的场合肯定不能讨论一下发型,美妆产品,这样会让男士比较尴尬!同理,在女士较多的场合,技术性或者足球等就尽量减少讨论。每一次对话最好能在轻松优雅的气氛里结束,这样可以让大家都有舒服的感觉。谁也不想冷场,谁也不想起话题,因为想办法起就必须要想办法结束。仔细琢磨,不容易啊!
除此以外,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也很重要,眼界要更开阔一些,还要学会看人。负责还是不要自己起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