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去带来,带孩子去上海旅游,总共3天时间。
第一天放下行李后直奔自然博物馆,在里面参观了1个多小时就到了闭馆时间,孩子还意犹未尽。晚上在南京路溜达,在外滩漫步,拍了好多照片。
第二天去了一大会址,对我来说很神圣的地方。那里人很少,有和上海的繁华明显不一样的肃穆和幽静。面积不是很大,东西南北路口都有保安警车把守,给人很庄重的感觉。然后去了比较火的云朵书院,位于上海中心大厦55层。因为提前有预约,拍了一小会队就由工作人员引导直接到了书院。其实就是一个整层,论大小和舒适程度远远比不上鲁南书城。但商业化确实很成功。外围分了南北瞭望台,需要购买饮料才能进入瞭望台。虽然是晴天,但可见度不是很好,只能看附近的楼宇。对孩子来说,书籍的吸引力远不如文创,选了孙悟空摆件,喜滋滋的回去了。
导航是个伟大的发明,没有多长时间就到了轮渡。花2元钱,乘轮渡到外滩。依旧看风景,与夜晚有所不同。外滩不太好打车,我们步行往酒店走。路上进了一家老上海馄饨店,在里面点了88元一碗的蟹黄面,一笼虾饺,一笼蟹黄饺,我突然想起蟹黄不知用的啥样的。在家里吃饭,再好的螃蟹如果死掉了,我们都会丢掉。不知这里用的是死蟹黄还是活蟹黄。结果剩了大半碗面和蟹黄饺,没有心情吃下去了。看见蟹黄两个字就饱了。
好不容易走到房间,倒头就睡。醒来已是4点多了,很多场馆都停止进馆了。我们出去,走到附近的人民公园逛了逛,在上海大剧院门口拍了照。循着抖音宣传的,找到第一百货商店的“飞跃上海”,进了项目,才发现就是被立体包围的电子屏放的片子,效果非常差强人意,也抢钱差不多了。
第三天早上吃过早餐,打车去了乒乓球博物馆,在世博园里面。环境很好,没有噪杂,免费入馆。来馆参观的有两两三三的美女,也有带孩子的家长,大都来找王楚钦和孙颖莎的痕迹。有一个东北口音的妈妈,说别的地方都不去这地方不来都不行,她是陪闺女来的,也是莎头的爱好者。又去了历史博物馆,陈列着一些出土的文物,讲述着老上海的故事。
12点退房后就踏上了归家之旅。
总体感想:一是做自己。虽然和旅游好像没啥关系,但也是感悟的一部分。做自己,不考虑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把精力和视线都放在自己身上,才是真正做自己,自然也会做到最好的自己。二是大城市确实是开拓视野。来大城市的人素质不自觉的提高了,人们彬彬有礼,举止有素养,用普通话表达自己,长期被小城市束缚的思想暂时的被释放。三是大城市生活的人们,受环境的影响,会有向上的奋斗的动力,会有高的目标,也就会有积极的行动,所以大城市的人的精神状态和焕发的气质是小城市人没法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