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屋顶上的猫
“感同身受”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如同是亲身经历过一样。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为什么他/她就是不能理解我的感受,竭尽全力去和他/她沟通了半天,最后还是不能完全明白,感同身受就这么难吗?
我想说,这世上本没有感同身受,是我们俗人的一个美好夙愿罢了。曾经的我也会歇斯底里地要对方的感同身受,好像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当他/她用疑糊又无辜的小眼神看着你的时候,是的,那一刻你开始想方设法地去描述去解释去表达,试图让他/她感同身受,似乎你只要努力,你只要找到最佳的表达方式,最契合的词汇,你就成功了。最后大部分的事实是,最后他/她还是一如从前的疑惑无辜甚至厌弃的眼神,那眼神深深地伤害着你,你开始歇斯底里的发泄,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多的力气,你还是不能理解我的感受。我们甚至于都忘了感受本身,而又迎来了新一波的情绪,这种不被理解的感受已经超过了我们在讨论的经历本身。
亲爱的,我们都是无辜的,在这里,你没错,他/她也没错,错的是为什么有人要创造感同身受这个成语,它真的一点也不好,总是给予你星点希望,最后又无情的浇灭,毫不留情!!为什么要纠结在感同身受上,为什么要去强求你的朋友,家人,恋人,强求你所有在乎的人,他们办不到!同时你也办不到!这个冰冷的事实,你我都必须认清。为什么自古就有“情人眼里出西施”,同样一个人可能在你眼里再普通不过的,可在情人眼里却是无处不在的完美。如果连视觉感受都会因人而异,我们凭什么要求其他的感官有一致的感受。
如果有一天我梨花带雨地在你面前哭诉什么,那不代表我奢望你的理解,我不过是在发泄我的负面情绪,你只需给我一个坚实的臂膀,给我一个深深的拥抱,给我一句“有我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内心将会充满感激。不予置评也是一种修养,我没经历你经历的,所以我会努力尝试理解,但是不作评价。
懂你的人即使你不言不语,他/她也能领会你七八分,这已经足够,不懂你的人即使你长篇大论,也许于他不过是狠狠狡辩,越描越黑。所以感同身受这事吧,大可不必强求,也强求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