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想:假如真要单身过一辈子,会怎样?
多年后,父母走了,朋友散了。大家都有自己的家,老伴儿在侧,儿孙满堂。而你,一个人孤零零地蜷缩在漆黑老旧的公寓里,独坐等天黑,也许一个不小心摔一跤就再也起不来,悄无声息地从这世界消失……
这是我的亲生闺蜜向我描述的凄惨晚年,在我拒绝了她介绍的相亲对象之后。她以为能吓到我呢。
而我觉得,倘若我逼着自己就范,恐怕还活不到那么老呢。倒不是说对方不好,一起吃过三次饭之后,我发现了他的很多优点,比如孝顺,真诚,还有踏实。
这些恰恰都是我欣赏的品性,但是在第三次出门赴约时,我竟深深叹了一口气。不得不承认和他在一起,并不开心。这样下去于他于我,都不公平。
闺蜜也无可奈何,问我:“那万一遇不到合适的,你还真打算单身一辈子啊?”
我也说不清,也许有一天就真不等了,也不管什么真爱不真爱的,找个人搭伙过日子,洗手作羹汤,养花养鱼看岁月静好。但现在我还做不到。
是坚持单身等真爱,还是向世俗低头凑合着结婚,这其实是一场个人能力与社会压力相抗衡的博弈。
假如不结婚,我们要面临什么压力呢?
首先直戳要害,请问要如何回应父母的期待呢?中国的父母都是为儿女而活的,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爸妈的心就开始悬着。开始的时候,担心我们生病,后来担心我们不学无术。
长大后离开他们的视线了,更是牵肠挂肚,尽管我们已经独立,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但他们仍然希望有个人在我们身边,替代他们来照顾我们,陪我们度过漫长的人生。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很火的视频里,父亲对女儿说:“你不嫁,爸不敢死。”这句话戳中多少人的泪点,在这份沉重的爱面前,你还敢挺起胸膛说要等待真爱,誓死不将就吗?
其次是来自周围或善意或恶意的过度关心。过了一定的年龄不结婚,就会有人在背后怀疑你是否有问题。
你若因为缺爱而戚戚然,便有人幸灾乐祸,你若单得漂亮且自得其乐,便有人心生不快,虎视眈眈等着你露出马脚。
这些人说到底都是外人,你不在意倒也无关痛痒,最怕的是和曾经出生入死的那群人渐行渐远。
她痛诉婆婆不讲道理,你无能为力;她说老公不体贴,你也无话可说。你说要去学钢琴,她惊异于你有这等闲情,为何不肯赴一个饭局,相一场亲。聊到最后,结局都是:赶紧找个人结婚吧,这样我们又能像从前那样同生死,共进退了。
你看,不结婚,很可能就没人愿意跟你玩儿了。
最后你还要承受漫长凄清的孤独。人们成双结对,人们行色匆匆,只有你形单影只,不知何去何从。一年两年,甚至几年也许都没关系,那么十年,几十年呢?一辈子呢?
看到这里,也许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结婚看起来就像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婚姻不是万能的,但确实是成本最小,最省事的一种活法。
有的人比较幸运,在适当的年龄觅得适当的人,一切刚刚好,一生一世一双人。而有的人,甚至是大多数人,并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但还是选择了婚姻,这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前提是你还算走运,没有遇到太渣的人。
但这世上就是有一群人不服输,甘愿仰面抬头应对非议的刀光剑影,也要守护一个可能不会到来的完美契合。
假如不结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个人能力来对抗沉重的社会压力呢?
说到底就是两点:赚钱的能力和取悦自己的能力。
经济独立才能精神独立,才有权利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让父母以及别人相信你过得很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底气十足地告诉他们:“我有钱!” 有钱才能吃好喝好,买喜欢的东西,去想去的地方,理直气壮地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事,包括不喜欢的工作和不喜欢的人。
心情不好了,吃顿大餐哄哄自己也不会肉痛,不想过冬了,就飞去热带的岛屿游泳。潇洒任性都是靠钱砸出来的。
当然,金钱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亦舒笔下的姜喜宝那么爱钱,抽屉里放着一叠叠现金,最后还是要感叹“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无伴无偶的漫漫人生路,倘若没有取悦自己的能力,只怕活得久了也是一种折磨。同样的几十年,用来浑浑噩噩,便是度日如年,用来学习和做自己喜欢的事,便是是甘之如饴。
前几天过世的杨绛先生,在爱女和丈夫相继过世之后,倘若不是本着对学术的尊重和喜爱,以及对读书从一而终的热爱,又怎能平和安详地度过这几十年,还为文学做出如此大的贡献呢?
我们普通人也许没有这样崇高的追求,但至少要有几样够自己自娱自乐的爱好吧。爱读书,翻开一本,自是别有洞天,爱摄影,随手一拍,便是瞬间永恒。沉浸在学习中,做喜欢的事,人生再长,又怎会觉得沉闷孤寂。
这样想来,赚钱的能力和取悦自己的能力便不只是单身人士应该具备的了,生命本无常,有了这两样,总不至于活得太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