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心度》 第九章 举大功
红林悟道《韩非子-心度》上一章韩非子再给我们讲了“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yì)同“逸”,意为安乐;安闲。韩非子认为民众就是好逸恶劳。韩非子在这里讲的是“民之性”,并不是民之本性,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不是我们所讨论的话题,我们只说现实,当下的民性,生活是残酷真实的,而这样的真实被我们完全所体验到。
所有的人类文化中对生活的述说绝大多数都是苦与累,而对这种苦与累的坚持被我们无限美化,升华为不畏艰辛的精神,认为坚持就是胜利。其实,坚持苦累的背后就是人们总是有一种好逸恶劳的思想。欧美高福利制国家的现状就是这种民性的具体表现,一不满足就上街游行抗议。中国正是有了韩非子以“民性为本”治国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才没有走到那一步,历代的统治者也不敢走出这一步。
从韩非子民性论的角度看,美国的产业空心化也是民性好逸恶劳的结果,从事实体产业工作不单累收入还少,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上班,只靠失业救济生活,结果就是“佚则荒”安逸就要荒废,人一旦闲着就容易生事,社会就无法治理,就会混乱。韩非子的思想很对美国的口味,依法治国自然不论,单就“轻罪重罚”、“民性好恶”之说就很符合。
治理社会,实质是治理人性。宗教或是理教式的治理,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是行不通的,只能让社会陷入黑暗与更加混乱之中。历史也已经证明只有依法治国才是正道,所以韩非子说“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国家不依法治国就发展不了,更不要说富国强兵了。
“自由与民主”本就是西方社会的伪思想,资本家操控下的社会怎么会有真正的自由与民主,之所以提倡自由与民主,只是资本家想掩盖自己罪恶的阴险用心。看看美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就很能说明问题,所谓的“自由与民主”在面对集体性危害时毫无应对之力,自由与民主的代价就是我命由我,到死不戴口罩,也不顾及他人生命。其实,这是自私的表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公敌。
话回原题,韩非子依民性治国,就必须将“赏罚”为核心的国家律法行于天下。在执行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韩非子说“故欲举大功而难致而力者,大功不可几而举也。”意思是:因此,想要建立大功而难于吸引民众力量,大功是不可能期望成就的。尽民之智,尽民之力,这是成事之本,我们在前文中说过,韩非子是极力反动君主尽己之能来治国的,一人之力再强也是有限的,作为一国之君,本就应该用一国之力,而国力的源泉就是民众之智与民众之力。
同时,韩非子也认为“欲治其法而难变其故者,民乱不可几而治也。”意思是:想要搞好法治却难于改变旧俗,民众的混乱局面是不可能期望治理好的。想要让新政(依法治国)推行全国,首先就要让民众先接受,而让民众接受就要教化民众,移除其心中的旧俗与惯有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让新政发挥作用,产生效果。这是不是韩非子版的“空杯”思想。
举大功,首先要聚力,聚力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法治国,首先要治心,治心就是用成体系的思想来改造民众,达到思想统一的目的。
【故欲举大功而难致而力者,大功不可几而举也;欲治其法而难变其故者,民乱不可几而治也。】
宗教,依靠的是民性中对“脱离苦海到达彼岸”的奢望,与现实脱离,自然无法实现治国的目标。儒家,依靠的是民性中对君主“仁爱”治国的愿望,同样,与现实脱离,自然也无法达到治国的目标,只有法家的“依法治国”,以民性为本,以民利为根,基于世俗世界的社会现实来实现治国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