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打算写另外一个话题的,恰巧群里小伙伴在讨论各自读过的书,我也参与了讨论,顺便回溯了下自己的读书史,这一回想不要紧,一发不可收拾,像是打开了珍藏心中的珍宝盒,呼啦啦的,不仅有书,还有好多好多对童年、少年时期的回忆。写这篇的时候,就像是把珍宝一件一件小心翼翼的取出来,每一件擦擦灰,端详半天,一番感慨后再小心翼翼的放回去。
自己竟然在幼年读过那么多书,品种还那么杂,有很多本书都给了我一生都难以磨灭的影响,包括在各个人生的转折点…..不由感慨:我最亲密的爱人是书,我忠诚的伙伴原来也是书啊。
从记事起就爱读书,这应该是受父母影响,我爸是老师,我妈爱学习,家里的氛围还算书香气比较浓。所以我耳濡目染,从小跟书结缘,没有玩具没有小朋友的时候就是看书。能被我记住的第一本书是连环画期刊,上面有个类似于破案侦探似的连载,那时候太小了,总是把自己代入,看的又恐惧又惊心动魄,经常为其中的人物各种担心害怕。什么内容什么人物早就随着年龄飘走了,但当时看它的感觉却这么多年一直萦绕心间,而且逼真到让我一度怀疑纳闷:如果现在再看,应该还是同样的感觉,还会害怕担心的吧?
有一次我在我姥姥家,我妈下班回去带了一本《格林童话》,说是从县图书馆给我借的,我才知道原来贫瘠的县城还有个图书馆呢!好像后来陆陆续续从那借了一些书,比如三毛流浪记一类的,但好书真的很少。
跟妈妈去逛街,我要买书,然后我妈跟我讲条件,回去先把作业写了就给我买书。我欣然答应,高高兴兴捧着书回去。在冬日照的暖洋洋的屋子里我妈做针线活我在一边如饥似渴读书的情景也至今还留在脑海中,那是幼年少有的温暖场面了。
我爸是老师,学校有图书馆,藏书丰富,这样宝贵的资源我自然不会错过,守着这个图书馆我一年365天手边都有书看,过段时间就去换一批。放寒暑假闭馆之前,我也得赶紧去把陪自己度过寒暑假的书给借出来。记得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四大喜剧、福尔摩斯探案集、隋唐演义、七侠五义、各种民间演义小说、各种国内外名著,我听过的没听过的书都是从这接触到的。
不管什么书,都能看进去。尤其是北方冰天雪地的冬天,没有其他娱乐活动,一天到晚抱着书,钻到书里,家长做好饭叫一声去吃个饭,回来接着看,那个时候的自己真是太专注了。就是“心流”状态,特别爽。
作为女孩子,看情感类的书还是多些,比如《廊桥遗梦》《飘》《荆棘鸟》。外国作者写爱情真是缠绵悱恻又绚烂瑰丽,这几本代表作无一不是深深的爱着,最后又不能在一起,留下莫大遗憾,让读者唏嘘和痛哭。看《荆棘鸟》时印象最深,连续癫狂状把书看完,然后又连续多天沉浸在痛彻心扉的情绪里不能自拔。
上初中前就看了很多名著和杂书了,包括《红楼梦》。看红楼梦也是纯看热闹,特别喜欢作者对人物神态、着装、食物的大段繁复绚丽描述,尤其是吃的,大到贾府的豪华盛宴,小到一盏羹一碗粥一碟点心,作者都有细致入微生动鲜活的描写,透过文字可以清楚的看到、闻到、感觉到,就差吃到了,所以我看红楼梦一个目的就是解馋。我从小不喜欢老家那种粗枝大叶做出来又咸又重的食物,而是喜欢南方精致清淡食物的根源不知是不是来自于这里。
初中学校也有个图书馆,是被我无意中发现的,但没什么人借,因为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大家注意力都在学习上呢,不喜欢学习的自然也不喜欢看书,更不会想到从学校图书馆借书了。幸好父母什么都不管我,任我野蛮随意成长。于是我从图书馆借,从租书摊上租,就这么把金庸的全套看完了,还有《玉娇龙》(《卧虎藏龙》的原著),你们第一次知道“卧虎藏龙”大多是从李安的电影吧?我很小就知道了,小时候家里小人书有几本是《玉娇龙》连载,但不全,断断续续的故事也被我翻了好多遍。初中有一次逛庙会惊喜的在一个地摊上发现了《玉娇龙》上下两册,虽然都破的散架了,但我还是如获珍宝似的跟摊主砍了半天价用5块钱买了回来,一直是我的心爱之物。那时真是仗着自己有点小聪明,没耽误学习,一直是前几名,中考还是学校第四名吧。边学习边看闲书,看闲电视,经常早上起来感觉不想去上课就请个假不去了,在家玩和看闲书。
然后我去读师范了,小县城里所有人都觉得读完师范出来当老师又稳定又收入高又有面儿,那时主意还不大的我就听从我爸的意见去读了。真是无所事事闲的蛋疼的三年啊!因为课程安排简单,毕业就工作,也没有升学的压力,所有的人都是一幅伤春悲秋无聊闲散状,于是谈恋爱、喝酒、长肉成了普遍的消遣。哈,我也是同样一幅德行,成天“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有时候还拿个笛子在阳台上吹个“梁祝”,以抒发自己不能名妆的少女情怀…..(啊哈哈,现在回忆起来好搞笑,写出来还略微有点尴尬)。所幸的是我是那种情感方面发育特别晚的,对谈恋爱不感冒,喝酒也没兴趣,在长了很多肉之外,剩下的时间只好用来看书了,还参加了美术班和文学社,对了,还是团支书,有时根据学校要求组织团活动,比如舞会什么的。
但是那个时候看的书,加上以前的书,产生质变,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混混沌沌的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人生的转折点马上就要来到了。
从同学男朋友那里借了一本《艾柯卡自传》,内容早已模糊,但是给我的精神激励和能量鼓动却是那之前从未有过的,感受大约是:还有这样的人生!书也可以这么写!这么牛X啊!等等。于是我喜欢上了传记,它是真实的,我可以相信和依赖的,可以追随的,它不仅为我展开了广阔的物质世界和自然世界,更呈现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因为人和人的不同主要是思想的不同,正是他的所思所想造就了他后来的伟大业绩。所以我现在还是喜欢看传记,喜欢看纪录片,看真实的东西,家里有电视的情况下常年定在中央9或10,像是一根线把我这个风筝牢牢的攥着,踏实,接地气,哪怕是当背景音都心里有着落。
还喜欢去阅览室看杂志,也许厚部头的书是正餐,有营养,有根基,但我们不是经常会吃酸奶水果坚果一类的零食吗?杂志就是这样的零食吧,同样健康有益。通过每一期杂志了解最新的世界,让人经常心潮澎湃着,向往着,心思灵动着。那时最爱看的是《新青年》《萌芽》《少年文艺》一类的。于是,心越来越躁动,越来越不安,越来越压抑想要透气。心里有一颗小苗种下去、破土、发芽、渐渐长大,它想要越来越多的养分我却给不了了,于是我只能另辟蹊径。毕业时分配工作我坚决不从,坚决要重新去读高中,我要考大学,要去外面的世界,这样小苗才会茁壮长起来,才不会枯死啊。
……
(此处省去一万字,关于抗争、冲突、纠结、痛苦、被打压被诋毁、勇气和坚持,和今天书的主题无关,就不说了)
这便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高中是刻苦学习的三年,但也看了书,比如《英国病人》,貌似散落的意识流的文字、充满诗意和隐喻的句子、充满插叙和倒叙的情节,将二战末期伤员、护士、士兵自己的人生故事和内心伤痛串了起来,轻轻的叙述、细细的哀伤、淡淡的无力,还有残酷战争中盛开的爱情之花,都让我着迷不已。虽有高考重压,但作者的语言魔力让我如此的沉溺和感动,至今记忆犹新。还有,当时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还借给我英文小説看,那是我第一本英文小说,在运动会的坐台上看的津津有味。
大学以后的书基本就都来自于外教办公室的英文原版小说了,看了一本又一本。图书馆去了也只看杂志,喜欢的还是《新青年》,又多了《中国青年》一类的,嫌《萌芽》太幼稚早就淘汰掉了。
与书的情史差不多就到此为止了吧。
工作和读研以后不仅看书少了很多,而且基本都是工具书,经济类、管理类、营销类,等等,书大多是名著,是好书,读书的人却少了颗纯净的心,夹杂了功利、急躁、欲望,于是,没有了当初读书的感觉,也再没了印象深刻的书了。
这也许很正常,幼时的书多是小说类,本身情节跌宕起伏,容易引人入胜,现在的书多是工具类,具备一定的难度,需要边读边思考边理解,加上事情繁多心念复杂,做到“心流”确实特别难。但即使是看小说,也没有以前的感受了,也许看的多了,经历的多了,不以为然了罢,或许是好书真的不多了。
如果说过去的经历是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今天我只是拮取了几朵浪花,然而这几朵随意散落在记忆各处的浪花却被书这一条丝线串了起来,曾经的场景一次次重现眼前,我成了被迫留下的观众,或许,记住这些东西是一种痛苦,当这一切已经远的永远不可追寻。
我间或站起身来望着窗外,眼泪溢满了眼眶,什么时候已经走了这么远?那个曾经扎着小辫、有着胖乎乎红通通脸蛋儿的心无杂念的女孩去了哪里?那个整天把头埋在书里,随着书中的世界悲伤、高兴、激动和哭泣,眼睛亮亮的,通过书让自己走出小县城,走出周围环境的狭隘偏见怯懦,走到更广阔世界的小女孩去了哪里?我不知不觉已经把她丢了,她消失在了在人海茫茫里,与我擦肩而过,带着清亮的眼神和纯真的笑容,一去不再回头。
这个时候,在雾霾的空气里,在拥挤的街道上,在汹涌的人潮里,走来一个面目淡然的“中年”女子,眼神不再纯洁无暇,不再装有对世界的好奇,而是多了从容,多了坚定,也多了忧伤,多了岁月。
梵高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是书,让她活成了一团热热闹闹的火,而生活的最佳状态,却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于是,书对于她,还是亲密的爱人,但她,却不再需要从书中汲取力量,她的力量,来自自己,来自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