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话文明

原创/苹儿(茵草芳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的一本日记,写的是千年之交,他随香港《凤凰卫视》,跋涉四万多公里,考察人类文明的经历。他们沿着人类古文明的路基前行,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战壕密布,荒草迷离,盗匪出没,人类正在慢慢亲手毁掉自己的文明。余先生在世界最危险,最有人类文明苍桑感的地方写成的一本日记,回答了我对古代文明发祥地作深入了解的渴望。

余秋雨先生以他深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敏感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洋洋洒洒的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内涵。读着这本书,我的思绪随着他的娓娓道来,在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和古老神秘的文明古国中穿行。令我着谜的是,余先生在书里的深刻思考,每一篇文章都闪烁着耀眼的光泽,每一段文字都是人类文化的符号,向读者诠释了文明历史的深刻意义。

历史每每重拾,都会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聚聚散散,最终成为千年一叹。读着书中的篇篇日记,我仿佛听到了从遥远的爱琴海,从埃及的金字塔,从风化的古代遗址,从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传来了阵阵叹息声。当曾经的辉煌成为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古都遗址烟消云散、荡然无存,那阵阵叹息只成了最终的无奈。昔日辉煌的文明已经割断,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

文明的衰败与没落,也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与落后,连年的战争,让当地百姓居无定所,饥寒交迫。战争,让许多孩子的父亲早早离世,生活的重担便压在孩子稚嫩的双肩,他们一个个蜡黄的小脸,深深的大眼睛,显示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如,在中东地区、在印度以及在阿富汉等地,人们还在互相厮杀。不难看出,文明的毁灭,住往伴随着血腥的战争。

《千年一叹》让我的思绪,横贯了几乎整个欧亚大陆,跨跃了几千年的时光。它引导着我踏进那个往昔的时空,去品味和享受悲伤与快乐,也承受着辉煌文明衰落的无奈与震撼。同时,思索着我们中华文明,经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而生生不息的缘由……正如余先生在书中所说,一是赖仗于地理环境的阻隔,避开了古文明国之间的互征互毁;

二是赖仗于文明的体量,避免了小体量文明的吞食和自身的枯窘;

三是赖仗于统一又普及的文字,避免了解读的分割、封密和中断;

四是赖仗于实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

五是赖仗于科举制度,避免了社会失序和文化失忆。

希腊、埃及、约旦、印度等国都曾经有过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而最终由衰败到没落。而我们中华文明,却避免了整体性衰落,保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从余秋雨先生他们一路危险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创造文明是人类,毁灭文明也是人类。甚至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某些地方,人们还在毁灭自己创造的文明。

如今中国,以世界屋脊作门槛,以千年冰雪作门楣的泱泱大国,正以磅磗的气势矗立着,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它深邃又古老,却充满着生机勃勃的活力,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它以中华雄狮的英姿,震惊全世界。

                                      2017.5.27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在几千年前中医文化中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治本,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阳气有抵制病邪保护身体的功能,...
    云少nn阅读 230评论 0 0
  • 昨日立夏,细细雨丝落了一天,风也簌簌的刮了一天,早晨因食隔夜菜,造成轻微中毒,上吐下泻,虚脱无力了延续了一下午,在...
    安静的鹿阅读 1,21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