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老家村里又一对年轻的90后夫妻离婚了,结婚才一年多。这事再一次触动了我。虽然知道离婚率上升是整个社会现象,城市的农村的都有这趋势,但因为我的娘家和婆家都是农村的,所以对农村的这一变化更敏感些。结婚的理由是类似的,离婚的原因却是千千万,但这显然已经是个社会问题了,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农村年轻人结婚成本相对不高,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其实不多,从而维系的动力和决心不足够强烈。虽然农村结婚有彩礼,但大部分是男方父母出的,两个结婚当事人出钱出力得很少,大部分结婚新房是自建房,一般离了婚也还是夫家的,所以他们没有太多财产分割的顾虑,离婚后的经济纠纷也不会太多。
二:从法律角度来看,不少农村年轻人结婚时候只是同居夫妻,还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合法夫妻。因为而今依然有不少农村年轻人结婚时候未达到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是家人催着结婚,所以他们就未领证先结婚,只是先举行了婚礼。不少是等孩子出生了上户口的时候一起把结婚证办了,但有的没有等到那一天就过不下去了。由于还没有领结婚证,所以也就省了领离婚证这一法律程序。法律上的自由让他们对婚姻少了一点该有的敬畏和约束。(未领证先结婚这一现象不是大部分,但在中西部农村依然不少。)
三: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乡村原有的风俗和传统观点正在弱化和消失,而受快速消费的时代影响,更多不利于婚姻维系的观念正在影响农村年轻人。例如,以前人们家里的东西坏了,首先想到的是怎么修修补补再接着用,而今却是坏了扔掉买新的。这种处事观点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年轻人的婚姻观:婚姻出现问题了,不是全力来挽救,而是想着换人,以为换了个人日子就会更好了。
四:从婚姻的专业教育这方面来看,几乎是空白。虽然乡土社会里一直有一些口口相传的婚姻维系的经验,例如:孩子小的时候谁家都吵,过几年就好了;男人只要能赚钱就好,他们就是不会干家务,干家务会被别人看不起的等,很显然,这些老一辈的经验和观点新一代不能理解和接受。而年轻人一旦在婚姻里遇到困惑和挣扎,身边又没有专业的机构和老师来分析和指导,又因为受到家丑不外扬的观点的束缚和自我保护,他们只能自我解决。可不少年轻人是不能很好得处理婚姻里的争吵和日常相处的。他们自己时常无助和愤怒,所以在婚姻里委屈、愤怒、争吵甚至打架,情绪得不到及时得恰当得梳理,问题得及时得不到科学得分析和指导,婚姻里的问题和危机就一直存在,随着时间的酝酿有些小矛盾也许就长成了大积怨。有些人吵吵闹闹还能过一辈子,可更多的人吵吵闹闹心就凉了家就散了。不少年轻人离婚的不是因为原则性的问题和矛盾,而是还没有顺利度过婚姻的磨合期就散了。大部分农村年轻人离婚的时间是在结婚后的头几年,他们的孩子还年幼,他们自己也未达到30岁,但已经被人生的第一段婚姻折磨得很可怜了。
虽然,不是所有的离婚都是不好的,但大部分离婚对孩子、当事人自己和家庭带来的创伤还是太大,不好的影响还是太深远。而很多婚姻其实是可以在矛盾初期被挽救的。
所以呼吁:政府今后一定要做些婚姻培训和指导的工作,帮助农村适龄结婚人更好的面对和经营婚姻,这是关乎维护农村家庭稳定甚至社会和谐的大事。也呼吁某些公益组织也关注到这方面的需求,能有所专业的介入。也欢迎一些专业的商业培训机构的介入,如果发展得好了,不仅能赚钱还能积德。